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切·格瓦拉》:理想、革命、戏剧及其它
作者:丁帆,李玲,樊国宾,范伟,林华翰,唐岫敏,林婷,萧成,刘晓蕾,李伟,李风,武善增,朱明建,乔世华,郭媛媛,阎立峰,吴宏凯,谭云明,李槟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轰动过后,话剧《切·格瓦拉》的思想、艺术特质开始沉淀。《切》剧效应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人性的多棱镜。在曲折的思想通道里,讨论者审视它多重叙事策略所营构的戏剧多义和思想悖论,并由此衍射到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层面,形成激烈的思想交锋。在革命、理想、戏剧的多点集中,讨论者透露出对革命激情与理想的人文省察、对知识分子价值立场探询、对社会问题的忧思、对戏剧艺术形态的关注。作为意义深远的戏剧事件,《切》剧的先锋姿态与社会的思想锋芒发生了多重砥砺。
论徐渭书画艺术的成就及特征
作者:范伟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是我国明代时期一位天才的艺术家,无论在书法、绘画上,还是在诗文、戏曲上,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徐渭天生的才情、坎坷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权贵的蔑视一直受到后人的同情和赞赏。悲剧性的人生造就了一代艺术奇人,徐渭的书法和绘画在艺术史上起着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一、徐渭的生平与艺术思想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又号青藤道士,是我国明代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公元1521年生于一
袁宏道与他的《西湖游记二则》
作者:李玲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关于作者 《西湖游记二则》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明代文学家。他少年聪慧好学,喜爱文学,16岁就在家乡组织城南文学社,被推为社长。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曾任吴县县令、国子助教、礼部主事等职。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是明代后期著名诗文流派——“公安派”的创始人。创作上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认为文学应表现出独特的个
徐渭和梵高
作者:李玲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贫穷、坎坷、疯狂、自残、生时不得志,死后为人敬仰。通过对比徐渭和梵高不同地域的两位画家的生平经历,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从思想内涵开始分析,得出徐渭的禅宗思想和梵高的宗教思想,并且将他们运用到绘画创作中;通过分析二人疯癫的成因及艺术创作,发现他们间的异同。
汤显祖对当代戏曲创作的启示
作者:李伟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文学史最璀璨的巨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足以和莎士比亚(1564—1616)并肩而立的东方戏剧巨匠。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在中国戏剧史上冠绝一时,其中又尤以《牡丹亭》为常演不衰之经典。尽管该剧当年曾以"不协格律"而遭人诟病,甚至引发影响深远的"汤沈之争",然几百年来传唱最多的昆曲依然是《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经典折子戏
梦里动静两相宜:元杂剧涉梦戏梦景小议
作者:李伟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涉梦戏的梦景表现为静视与动视基本两种审美状态,这种角色的美学态势与艺术构思传达着剧作家独具匠心的思维脉络和时代思潮,尤其是道教对文学的精神冲刷。
上页 1 2 ... 16 17 1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