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青兰交映 彩色缤纷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7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青出于兰而胜于兰”这句老话,含着点辩证法。确实,当青色未出之时,兰色原也是自见其娇美的;只因青色别具丰姿,令人耳目一新,才有“胜于兰”的美誉。青有青的妙用,兰有兰的价值。青兰并存,红绿交映,方显得彩色缤纷。倘若青色一出,却又反过来取消兰色,则仍然是“清一色”,与单有兰色而不出青者何异?又怎能构成争芳斗艳的瑰丽图景呢? 艺术上的“清一色”是“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的恶果之一。由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今天的祖国艺坛,开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万千气象。我们在为诞生于延安时代的京剧《逼上梁山》大声喝彩的同时,不妨也对传统戏《野猪林》表示欣赏。前者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传统,进行了很好的再创作,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加强了剧本的思想性;后者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包
刮目相看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范若愚同志在某地讲学时,看到某个县剧团演出连台本戏《天宝图》,颇加赞赏,引起文化领导部门的重视,召集省里戏曲界人士座谈。会上颇多专家学者,发言引子却大同小异:“很抱歉,过去对《天宝图》之类的演义小说,根本没有看过……”笔者也有同感。此类演义,同历史上一些优秀小说相比,只算得二、三流的作品,大抵文学价值较低,甚而连起码的历史常识亦多讹误,即如《天宝图》,写的是“元朝”之事,定都却在“金陵”;元朝取缔科举达八十年,书里却出现了“文武解元”;其所叙又纯系汉官之间的冲突,毫未涉及作为元蒙时代重要特征的民族矛盾。从这些方面看,的确令人觉得“不屑一顾”。但撇开那些荒诞无
集大成于当代,拓周行于未来:读《中国戏曲通论》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围绕中国戏曲的课题,在“史”的方面,自王国维始,出现过许多自成系统的专著,而在“论”的方面,虽然撰家纷出,却一直停留在局部经验的总结或个别论题的探讨上。在这种情况下,由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专家们通力合作的《中国戏曲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出版,满足了人们翘企已久的心愿。它不仅概括了“前海学派”长期来在戏曲研究方面的真知灼见,
“长官意志”补笔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7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些日子,报刊上批评了“长官意志”,很有必要。它确实妨碍了文艺创作、尤其是戏剧创作的繁荣。所谓“尤其”者,乃因有的“长官”,对于审查文字稿(例如看一部长篇小说)是老大不耐烦的,而看一场戏则费时不多,况复兼有“淌遣”作用,又何乐不看呢?不意看则“戒尺”敲焉,“意志”加焉,这也指责,那也挑剔,遂令戏剧之花枯萎了事。只有破掉“长官意志”,才能真正加强党对戏剧事业的领导,这是十分显然的。
简论艺术生产的两重性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浪潮,汹涌澎湃,日益高涨.它的冲击波也震动了文化艺术领域.许多文艺工作者再也不甘安于现状.他们正经历着蜕皮前的阵痛,开始了严肃认真的思考:文艺体制是否必
电影创作应当奇思杰构
作者:黄文锡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国民族戏曲,作为千百年来植根于人民土壤的艺术珍品,毕竟有它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深刻道理.向戏曲传统借鉴,也曾是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同志生前的夙愿.如果说,他的目的是想要解决电影艺术的民族化课题的话,那么,我在这里吁请电影艺本家们
上页 1 2 3 4 ... 10 11 1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