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蓝凡 日期: 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试论汤显祖“四梦”中的佛学禅宗思想:兼论汤显祖的思想倾向
作者:蓝凡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戏曲作家.他在戏曲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代戏曲创作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文坛和剧坛上,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一直广为流传.而其中的《牡丹亭》,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还在不断演出,是昆曲中最优秀的传流剧目之一.其他“三梦”中的一些单出,如《紫钗记》的《折柳》、《阳关》,《南柯梦》的《花报》、《瑶台》,《邯郸梦》的《扫花》《三醉》等,在舞台上也很为流行.历年来,研究汤显祖的文章很多.有的也曾指出过汤显祖晚年剧作寄寓着佛学禅理,以及因之而带来的消极影响.然而,真正的问题却在于,汤显祖的全部剧作中是否始终体现着佛学禅宗思想;这种禅宗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与剧作的进步倾向和消极影响,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等等,都没有得到过完整具体的论证,而问题的关
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蓝凡 日期: 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曲家,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一直广为流传。其中的《牡丹亭》,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还在不断上演,是昆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之一。汤显祖还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戏曲导演之一,他在家乡宜黄组织过戏班,还曾亲自教授过演员排演《牡丹亭》等剧。可以说,汤显祖是个在戏曲创作、
宗教生命:作为莎士比亚历史“他者”参照的汤显祖:杜丽娘与朱丽叶的性爱世界
作者:蓝凡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完成于1598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成于1595年。《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晚期作品,却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伟大的传奇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莎士比亚前期创作中最具悲剧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新论
作者:蓝凡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末上海学生演剧,与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上演的、受日本“新派剧”影响的“学生新剧”,以及其后的天津南开的“学生新剧”,是三种并不完全相同类型的舞台演剧形态。清末上海的学生演剧,俗称“学生戏”,是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一种特殊的演剧现象——“中国式之新剧”。作为新的演剧形态,这种学生华语剧,其题材内容上的反清民主倾向和舞台形态上极其特别的中西混杂呈现,呈现出明显的题材内容激越性、表演风格实用性、舞台趣味时尚性和演剧传播的非社会性的特征。清末上海学生演剧,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发生在上海的社会化的新剧(文明戏)运动,产生了非常复杂和多元的影响。将1907年留日学生演剧定为中国话剧的开端,是用一种完全西方话剧演剧体系作为衡量标准的结果。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新论
作者:蓝凡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末上海学生演剧,与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上演的、受日本“新派剧”影响的“学生新剧”,以及其后的天津南开的“学生新剧”,是三种并不完全相同类型的舞台演剧形态。清末上海的学生演剧,俗称“学生戏”,是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一种特殊的演剧现象—“中国式之新剧”。作为新的演剧形态,这种学生华语剧,其题材内容上的反清民主倾向和舞台形态上极其特别的中西混杂呈现,呈现出明显的题材内容激越性、表演风格实用性、舞台趣味时尚性和演剧传播的非社会性的特征。清末上海学生演剧,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发生在上海的社会化的新剧(文明戏)运动,产生了非常复杂和多元的影响。将1907年留日学生演剧定为中国话剧的开端,是用一种完全西方话剧演剧体系作为衡量标准的结果。
上页 1 2 3 ... 25 26 27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