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李玉茹看现代戏曲教育的成功实践
作者:李伟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0年11月7日,由上海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生命.创造——李玉茹与20世纪下半叶京剧的创作、演出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李玉茹8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6岁毕业组班"如意社",与诸多名家合作,名声鹊起。曾向京剧旦行各名家学习,塑造过众多动人形象,作为一位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在京剧表演理论研究、京剧艺术教育、剧本文学创作等方面也颇有建树,被誉为京剧界少有的才女、奇才、全才。本次研讨会,与会者以新思考、多视角,回顾李玉茹丰富独特的艺术人生、艺术创造及艺术成就,并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发表研讨会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回归戏剧本质重建戏剧精神
作者:李伟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近来,南京大学出品的《蒋公的面子》和北京人艺演出的《喜剧的忧伤》,这一南一北两出话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如果仅仅是一出《喜剧的忧伤》,我们会简单地以"明星效应"来做解释,然而《蒋公的面子》告诉我们,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呢?似乎是一种巧合.这两个戏都是喜剧,而且背景都是1940年代的重庆,似乎暗合了当下颇为盛行的"民国热".《蒋公的面子》是一部原创剧目,说的是:1943年,蒋介石要到中央大学当校长,但很多教授并不欢迎,为了赢得支持,蒋介石要请一些教授吃饭.文学院几位接到请柬的教授在去不去赴宴的问题上,各有心思,颇为犹豫:要不要给蒋公这个面子呢?最后去了没有,后人不得而知.但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期间,这一历史问题却使他们寝食难安、一筹莫展、备受煎熬……
看似平易实艰辛 ——五四反思与王元化京剧观的形成
作者:李伟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王元化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的京剧观,特别有意义。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京剧的振兴与发展所作的思考很有价值。他认为在道德观念上,京剧是中国文化大传统向小传统传播的媒介、载体;从表演体系看,京剧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比兴的思维方式、心物交融的抒情方式和在创作与欣赏中善入善出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虚拟化、程式化、写意型"的完整体系。因此京剧的振兴与发展应当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方针。王元化的京剧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在"五四"反思的基础上,对"五四"新旧戏剧论争以及新中国戏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尽管关于京剧改革的议题,王元化的思考尚有引而不发、破而未立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沿着他的思考继续探索。
中国戏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状刍议
作者:李伟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曲现代化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不揣浅陋,尝试简要回答以下问题:何谓现代戏曲?怎样理解现代性和戏曲化?戏曲为何要现代化?要怎样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戏曲在现代化道路经过了怎样的探索?提供了怎样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今天的戏曲发展存在怎样的问题?原因何在?等等。 一 “现代戏曲”作为一个和元杂剧、明清传奇、古典地方戏并列的戏剧文体概念,首先由吕效平先生提出来,作为对一百多年来中国戏剧人在追求戏曲现代化过程中结下的累累硕果的理论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中外戏剧的百年互动到中国戏剧走出去——访戏剧学家叶长海
作者:李伟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叶长海简介1944年生,浙江永嘉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戏剧学史稿》《曲学与戏剧学》《中国艺术虚实论》《王骥德曲律研究》《戏剧:发生与生态》《当代戏剧启录》《汤学刍议》《愚园私语》等,合著有《插图本中国戏剧史》《曲律注释》《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等。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92)、首届全国戏剧理论著
论中国当代戏曲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李伟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引言:问题与对象本文要讨论的所谓“当代戏曲中的女性意识”,是指当代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背后所体现出的女性观。作为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和直接面向观众的现场艺术,戏剧是艺术家和观众以及有关意识形态合力完成的作品,所以必然体现这三个方面的价值诉求,其女性观自然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艺术家以怎样的女性观在塑造女性形象?第二,观众(集体无意识)接受和需要怎样的女性形象?
上页 1 2 3 4 5 ... 15 16 17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