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铭记前人学术成果 提醒后人温故知新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6.11.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郑培凯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郑培凯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版/3549.00元(全97册) 晚清以来,西力东渐,西方文化思想的著作也大量译成中文,最著名的如严复与林纾的译著,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知识界与文学界,使得中国文化的思维脉
-
汤显祖: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帜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6.08.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玉茗堂全集》,汤显祖撰别集,共四十四卷,包括文集、赋集、诗集、尺牍等。 《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还魂记》(《牡丹亭》)合为《玉茗堂四种传奇》,即“临川四梦”。 汤显祖纪念馆内汤显祖塑像 汤显祖(1550-1616)是
-
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4.04.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郑培凯 只要是讨论中国传统的文史知识,不可避免,就要涉及汉字的特性,这一切都是仓颉惹的祸。 研究古汉语典籍,属于传统“小学”的范围,掉进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领域。《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
-
晚明文化与昆曲盛世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4.01.2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NULL
-
朱家溍谈昆曲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3.07.2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家溍画作 郑培凯(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朱家溍(1914~2003)是著名的文物学家,长期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在文物界的地位与张伯驹、启功齐名。 朱家溍自幼爱好戏曲,而且不止于坐在观众席上看戏,还身体力行。因为酷爱杨小楼,所以学了很多武戏,由范福泰开蒙,后来又跟迟
-
四大声腔
-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3.08.1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郑培凯(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这几年香港政府对戏曲的推广,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康文署每年策划的“中国戏曲节”,提升本地粤剧展演水平,推广昆曲与京戏的精致表演,还系统介绍各地的地方戏,让我们看到,每个地方的表演艺术都有其文化特色,都有一些绝活,都在节骨眼上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各地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