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
作者:陈建华 日期: 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目前通行的几种文学史论著(如中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对李梦阳均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代表明代文学的拟古派。这实际上维持了清人(《明史·文苑传》及《四库全书提要》等)以来的观点。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已提出不同看法,高度评价了李梦阳的文学成就。国内有章培恒先生《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一文(1985年在日本发表),亦力纠旧说。本文力图对李梦阳与晚明文学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公允的分析与评价。
元杂剧之公案剧研究
作者:陈建华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公案剧,是指将司法案件作为剧情的一个有机部分的作品。在元杂剧公案剧中,“案件”往往只是可叙述的对象事实,并不一定是剧作真正要表达的主旨。因此,本文所论的“公案剧”涵括了元杂剧中有“公案因素”的各类剧作。 元杂剧公案剧是公案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捩点。本文第二章着力描述公案剧所独具的风采,不仅描述公案剧相对唐宋公案小说所发生的变化,也试图描述公案小说到公案剧的嬗变轨迹并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公案剧还可看作与制度性的官方法律文化相对的习惯性的民间法律文化的表现。因此,本文第三章通过对元杂剧公案剧的整体检视和文本细读,归纳出元杂剧的清官种类并分析其象征的司法功能及道德期待,以更好地理解民间社会的法律情感与法律意识。 第四章主要通过一个具体的个案(《蝴蝶梦》)来透视复仇与正义、法与礼、据法与据礼的关系,以探析公案剧的法律意蕴。
论元杂剧中的司法者
作者:陈建华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通过对元杂剧中众多司法者的归类,分析平民大众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认同,并进而探讨这种法律意识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元杂剧中包拯断案能力的几个层面
作者:陈建华 日期: 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中包拯断案能力的几个层面
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
作者:陈建华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娱尸的表现形式为丧葬作乐,但并非一切丧葬作乐都是娱尸;娱尸一词出现在明代,但娱尸现象古已有之,其主要源头为古楚地的歌舞娱神乐鬼之俗;明人称娱尸不仅指称南方少数民族这种习俗,也包括当时颇为风行的佛教葬仪;娱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内容由最初仪式性的歌舞不断发展为专业性的演剧。丧葬演剧的演出时间有停丧演剧、出殡演剧、逢七演剧与中元演剧数种,其演出内容既包括通常所言的法事戏、目连戏等带有强烈仪式色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评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郑传寅,陈建华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开疆拓土、填补空白,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种则是回归案头,回到戏曲史特别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