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在功名与佳人之间——论元杂剧中的才子形象
作者:刘丽华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代杂剧不断地演出着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些闺秀、名妓的温婉痴情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我们忽略了她们痴恋的对象——饱读诗书的才子,而他们才是这一大类剧目的真正中心。杂剧不单关注他们的爱情历程,更涉及到了功名仕进这样的人生大事。才子们才情兼备,雄心勃勃地向着功名奋进,与佳人相恋,情真意切,缠绵动人,功名、爱情构成了才子生命的两大主旋律。他们徘徊在功名与佳人之间,在展示形象魅力的同时也暴露着
晚明戏曲创作净丑脚色的强化
作者:张文珍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净丑是取得喜剧性效果的重要脚色。晚明以前,净丑脚色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他们仅有宾白,动作又多优人自为之,剧作家对之不太用心,在剧中地位相对次要。到晚明,这种状况却大为改观,净丑脚色备受青睐,颇有喧宾夺主之势。剧作家加强对他们的描摹,夸张其形象、动作、语言,增加其戏的分量,净丑因而成为两个异常活跃的行当,给晚明剧坛带来浓郁的喜剧气氛,这是晚明作家有意识追求剧场效果的反映。台湾学者张敬在《论净丑脚色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的重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至明中叶的剧坛一直笼罩在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之中,创作与演出严重脱节。沈璟对这种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注重当行表演、注重语言通俗易晓、富有生活气息的本色理论。本文对沈璟本色理论的内蕴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沈璟本色理论对纠正明中叶前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使明代戏曲健康发展的功绩,论述了沈球本色理论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意义。
关注我们的精神家园——简论陈明“三农”题材戏曲创作的审美追求
作者:曹瀛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陈明创作上演大小剧作四十多部,先后搬上舞台的有《鸡毛蒜皮》、《是是非非》、《十品村官》、《烟村三月》、《半车老师》、《丹凤湖畔》等一批农村题材的戏曲作品,其中《鸡毛蒜皮》获’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至明中叶的剧坛一直笼罩在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之中,创作与演出严重脱节。沈璟对这种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注重当行表演、注重语言通俗易晓、富有生活气息的本色理论。本文对沈璟本色理论的内蕴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沈璟本色理论对纠正明中叶前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使明代戏曲健康发展的功绩,论述了沈球本色理论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意义。
晚明戏剧中的“巴洛免”艺术特点
作者:张文珍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晚明戏剧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思想内容单薄平弱;二、形式技巧刻意求工;三、“巴洛克”式特点。本文拟从阮大钺、吴炳等戏剧创作所体现的“巴洛克”现象入手,略陈浅见以期引玉。
上页 1 2 3 4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