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元杂剧《连环计》与明传奇《连环记》之主题比较
作者:夏东锋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连环计》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汉家江山的正统思想、君臣道义思想、立功立名思想、崇尚智慧(勇武)的思想、爱美的思想、宿命的宗教迷信思想。明人王济的改写本传奇《连环记》与之相较,在基本主题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两剧变化的背后有深层的历史背景、时代文化特色和文人创作心态等原因。
元杂剧和明传奇插科打诨艺术之比较
作者:宋玲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明元杂剧和明传奇中的插科打诨艺术,分析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并尝试对二者进行比较,明确插科打诨艺术在戏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质。与此同时,笔者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唤起并推动学界对戏曲中科诨艺术演变、发展脉络的关注。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元、明戏曲科诨艺术概说,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插科打诨艺术的形成及演进,包括插科打诨艺术的渊源,插科打诨艺术的发展和完善。第二节介绍元杂剧中的插科打诨艺术,涉及插科打诨在元杂剧中的运用情况以及艺术成就。第三节介绍明传奇中的插科打诨艺术,涉及明传奇中插科打诨艺术的渊源及明传奇中插科打诨艺术的发展。第二章阐述元杂剧与明传奇科诨艺术的共同点,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元杂剧、明传奇在题材选取上的共同点。第二节介绍元杂剧、明传奇共用的科诨表现方式。第三节论述科诨在元杂剧、明传奇中所具备的相同功效。第三章分析元杂剧与明传奇科诨艺术的差异及其原因,共分三节。第一节集中论述插科打诨载体的差异,包含表现载体的差异和脚色载体的差异,尝试分析存在载体差异的原因。第二节论述风格的差异,列举风格差异的表现,分析存在差异原因。第三节论述插科打诨艺术在体现剧作者主体性上的差异,认为体现剧作者主体性的程度不同,并尝试找出原因所在。
元杂剧《破窑记》与明传奇《彩楼记》之比较
作者:张绍冬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与明传奇,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实甫的《破窑记》杂剧和明代无名氏《彩楼记》传奇是元杂剧和明传奇兴盛时期的两部同题材戏曲作品,这两部剧作从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原因与剧作家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浅谈佛道宗教文化对明传奇情鬼戏的渗透
作者:龚荷诗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佛道宗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以明传奇情鬼戏为研究对象,可以分别探讨宗教意象、宗教幻想及宗教人物对明传奇情鬼戏人物形象、传奇情节、叙事结构创作的重要渗透作用。
浅谈明传奇与日本谣曲之异同:以邯郸梦戏为例
作者:史阔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的明传奇与日本谣曲产生于相近的时代,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有了很大的差异。但另一方面,因为同属于东方戏剧的范畴之内,又在叙事手法、表演手段等方面又存在着相似之处。明传奇是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相融合后而逐渐形成的创作模式,而今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日本的能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元杂剧的影响。“黄粱梦”的故事在中日两国都属于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典故,在两国的戏剧作品中,明代汤显祖的《邯郸记》与日本谣曲《邯郸》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笔者希望能够通过邯郸梦戏在明传奇与日本谣曲中的不同艺术创造来对这两种戏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出明传奇与日本谣曲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本文首先对邯郸梦戏的本源进行了考证,并分别就其发展至明传奇与日本谣曲的过程和变化进行分析,从明代与日本中世时期的文化背景入手,论述两部邯郸梦戏的异同。接下来从细节入手,对明传奇《邯郸记》与日本谣曲《邯郸》的情节设置、人物设置以及所受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展现二者的异同。从关目设置上来说,明传奇《邯郸记》更繁复且着重细节,谣曲《邯郸》简洁却意味深远;从人物设置上看,明传奇《邯郸记》人物众多且性格各异,谣曲《邯郸》人物较少并只突出主角;从所受哲学思想上来说,明传奇《邯郸记》受陆王心学影响较大,而谣曲《邯郸》则更多的是佛教禅宗思想,且二者更多的体现为文人戏剧与武士戏剧的差别,明传奇《邯郸记》中所描绘的卢生的宦途是中国古代士子文人的共同追求,而日本的谣曲《邯郸》却脱离了中国黄粱故事的模式,着重描写了卢生在心灵上的追求。中日两国的审美观点的差异对《邯郸记》与《邯郸》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审美形态上,二者都属于显在的戏剧叙事模式,并在各个方面都遵循着极度程式化的标准;审美趋向上,明传奇更讲求和谐统一,而谣曲则多趋向于离别思绪。华夏民族的共同审美理想便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礼,传奇作品将礼乐融合,将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笔下,追求大团圆的结局。而日本人对于美的欣赏更趋向于小而微的事物、静谧而悠远的情感。
论宋代“队舞”对后世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袁媛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队舞,是两宋重要的宫廷食飨歌舞形式。它是在唐代宴乐大曲的基础上,经过五代的丰富发展,把诗歌、朗诵、器乐、舞蹈、歌唱综合在一起的乐舞。唐有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宋有小儿队和女弟子队。然而对于"队舞"这种具有叙事性、综合性,以诗歌文学为依托,程式化、规范化的大型乐舞,学术界对其研究的力度比较薄弱。作者通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