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晚明戏曲的“戏剧化”倾向—以部分稀见剧本为例
作者:廖可斌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以前研究晚明戏曲,一般只注意汲古阁《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收录的比较知名的作品,观察未免出现偏差。新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共收录80种戏曲,其中至少有46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余剧本也属稀见作品和版本。将这些作品纳入观照范围,明代戏曲特别是晚明戏曲将呈现出新的图景。其显著特点之一即“戏剧化”倾向,表现为曲文明显减少,对白大大增加;曲、白更加情景化,更具表演性;更加重视运用科诨;追求戏曲结构有机化、合理化;越来越重视舞台设计等。由此可见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群和李渔的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取得重要突破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时戏曲艺术总体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晚明戏曲的“戏剧化”倾向
作者:廖可斌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以前研究晚明戏曲,一般只注意汲古阁《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收录的比较知名的作品,观察未免出现偏差。新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共收录80种戏曲,其中至少有46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余剧本也属稀见作品和版本。将这些作品纳入观照范围,明代戏曲特别是晚明戏曲将呈现出新的图景。其显著特点之一即“戏剧化”倾向,表现为曲文明显减少,对白大大增加;曲、白更加情景化,更具表演性;更加重视运用科诨;追求戏曲结构有机化、合理化;越来越重视舞台设计等。由此可见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群和李渔的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取得重要突破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时戏曲艺术总体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晚明戏曲尚“奇”审美观念研究
作者:陈才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晚明进步文艺思潮泛滥,文人士大夫有感于仕途阻塞,将个人的奇情投注于传奇戏曲新型文体,反拨前中期奇正中和的审美规范,借用误会巧合、道具信物等叙事模式构筑尚"奇"审美观,促进了戏曲体制的变革和剧作家对戏曲艺术本质的认识,繁荣了晚明演剧市场。
晚明戏曲的“戏剧化”倾向——以部分稀见剧本为例
作者:廖可斌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以前研究晚明戏曲,一般只注意汲古阁《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收录的比较知名的作品,观察未免出现偏差。新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共收录80种戏曲,其中至少有46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余剧本也属稀见作品和版本。将这些作品纳入观照范围,明代戏曲特别是晚明戏曲将呈现出新的图景。其显著特点之一即"戏剧化"倾向,表现为曲文明显减少,对白大大增加;曲、白更加情景化,更具表演性;更加重视运用科诨;追求戏曲结构有机化、合理化;越来越重视舞台设计等。由此可见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群和李渔的戏曲理论和戏曲创作取得重要突破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时戏曲艺术总体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至明中叶的剧坛一直笼罩在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之中,创作与演出严重脱节。沈璟对这种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注重当行表演、注重语言通俗易晓、富有生活气息的本色理论。本文对沈璟本色理论的内蕴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沈璟本色理论对纠正明中叶前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使明代戏曲健康发展的功绩,论述了沈球本色理论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意义。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至明中叶的剧坛一直笼罩在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之中,创作与演出严重脱节。沈璟对这种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注重当行表演、注重语言通俗易晓、富有生活气息的本色理论。本文对沈璟本色理论的内蕴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沈璟本色理论对纠正明中叶前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使明代戏曲健康发展的功绩,论述了沈球本色理论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意义。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