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元杂剧中的孝子形象
作者:李艳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代蒙古族统治时期,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引起了杂剧作家们的关注。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在杂剧创作中塑造了一大批身份各异的孝子形象。从孝子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看出剧作家的理想,他们希望以此来捍卫传统伦理道德,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
试析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模式
作者:丁合林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忠奸斗争"模式,"帝王爱情"模式,"发迹变泰"模式,"贵者负贱"模式,"报恩报仇"模式,"伦理道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典型、集中地映射出社会习俗、价值取向,烛照出时代的情绪、兴趣等。
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
作者:邓绍基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的内容异常广阔,元人胡祗遹说:“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紫山大全集·赠宋氏序》)明人朱权把杂剧分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又曰林泉丘壑);三曰披袍秉笏(即君臣杂剧);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即脱膊杂剧);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旦(即花旦杂剧);十
元杂剧的才子佳人模式和剧作家的婚恋意识
作者:张义光,王建科 日期: 199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的才子佳人模式和剧作家的婚恋意识
论三部元杂剧的上巳节俗意象
作者:翁敏华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现存元杂剧剧本中,白朴的《裴少俊墙头马上》、石君宝的《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乔孟符的《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三部剧作,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爱情剧,唐代爱情剧;它们所表现的爱情发生,都以三月三上巳节为岁时节日背景。令人有兴趣探索的是:这三部剧作的本事,无论来自
元杂剧中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思想内涵
作者:刘新文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历史剧在元代繁盛,除杂剧兴盛的总体原因外,又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色。杂剧作家受到残酷的民族压迫及极大的歧视,他们没有条件也无能直接反抗统治者,便转而向历史寻求寄托,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借历史题材来写愁寄恨,抒发内心情感,以古喻今,对社会现状作有力地揭露抨击,在创作中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