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晚明书画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考论——以徐渭和董其昌为主要考察对象
作者:吴衍发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晚明人文思潮推动了美术领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标榜,致使以画寄情的文人画相当繁盛,直抒性情的书法异军突起,书画理论成果显著,艺术的情感本性在晚明文人书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现了徐渭、董其昌等一大批著名的书画家、书画家兼理论家。他们在书画艺术中强调艺术家自然性情的抒发和主体精神的彰显,突出对笔墨情趣的倡导、形式美的追求和诗书画的融合,确立了文人画的主流地位,而文人书画所特具的自娱性和抒情性特征,则进一步彰显了书画艺术的情感本性,影响了晚明以后山水画的发展与演进。
禅学思维对徐渭《四声猿》叙事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柳君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将四部剧总名为《四声猿》,命名之举有其想法与理由。他熟知《金刚经》《楞严经》等禅学经典,其诗文集中"猿"意象有听经习禅悟法之意,禅学思维对其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四部剧的深层联系正是徐渭用禅学双遣否定法与中道观构建的叙事结构,即人物上场叙述当前状态,接着由换装扮演否定当前,最后又通过否定扮演走向中道结局。他以禅学否定法打破世俗固有眼光与思维,彰显人物"本色"这一真谛,但最后不停留于幻相,用中道的结局来表示"本色"是世俗的假名。此叙事结构表达破除诸相的禅机是《四声猿》命名之意,也可见禅学思维对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影响。
徐渭释家类诗歌略论
作者:王彦明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对佛教有较深体悟,他的释家类题材诗歌中或记寺庙游览经历,或叙参禅访道体验,或赞佛题画。作品中借佛教时空思想阐发他对西学输入后新的世界图景的认识;借佛教无分别的观念,抒发平等、一如的理念;借佛教性相观念阐释对外物的体认。因师事季本,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佛学表述中明显带有心学烙印。
自得”与“自鸣”:徐渭古文创作的个性化趋向
作者:刘尊举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者多关注徐渭“真我”说之“真”的内涵,其实更多地 体现于其诗文创作中的是“我”的特征.其所谓“真我”主要是强调 “出乎己”,既有书写自我本来面目之意,又有别出心裁、自辟蹊径之 意.“真”与“奇”构成徐渭“真我”观的两端,“真实”是徐渭古文 思想的基本要求,“奇特”则是其标志性的、最具生命力的风格取向. 徐渭本人将其个性化的创作倾向概括为“自得”与“自鸣“自得” 是自我的生命体验,“自鸣”是独特的表达方式.自我书写的密度与强 度,以及其创造性的书写方式,决定了徐渭在古文发展史中的独特 地位.
徐渭戏曲论新探三则
作者:郑恩玉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戏曲论的核心是本色,他主张戏曲语言的通俗化,但徐渭主张的本色不只是通俗,而是在让人感动的同时也要具备真实性。从徐渭的本色论来考察他的戏曲观点,可以看到徐渭对戏曲的本质、特色都有独特的理解。他主张的本色,对戏曲的创作与演出都有着实质性的意义。他的戏曲论是当时文人对戏曲的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他的戏曲论中也反映着他的儒家思想观。本文便是以徐渭戏曲论为中心来探讨他的本色论、宜俗宜真论,进而对他的儒家思想观进行考察。
徐渭与戏曲“本色”论
作者:陈远洋,李梅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色”论曲自元代既散见于曲论家,历经明初、中期的发展,终成为独树一帜的戏曲“本色”论,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就戏曲“本色”论发展过程而言,徐渭无疑是其中贡献最有力者。徐渭是戏曲史上最早从戏曲的语言、角色、剧情和声律四个方面论述戏曲的“本色”艺术特征的论家,他的理论实现了戏曲“本色”论由片面性向全面性、无序性向系统性、感悟性向理论性的转化,将过去那种只言片语式的“本色”曲论发展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戏曲“本色”论。
上页 1 2 3 ... 36 37 38 ... 49 50 5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