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两个版本音乐剧《汤显祖》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卿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音乐剧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让观众跟随音乐的节奏融入于故事情节当中。《汤显祖》是基于此种艺术之上,融合东方戏剧、昆曲、抚州采茶戏、南丰傩舞等艺术于一体的独具“中国风味”的“本土化”作品。此剧讲述了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传奇人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及价值观,公演后得到了业界及观众的广泛好评。文章将上海音乐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师生演绎的两个版本音乐剧《汤显祖》的剧情结构、表演风格、本土艺术元素的融入运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意在通过挖掘此部音乐剧顺应时代趋势、不断适应地域特色演变发展的艺术内涵,为推动地方本土传统音乐的继承与传播拓宽些许思路。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解读
作者:张莉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年而传唱不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试图从汤本《牡丹亭》以昆曲作为审美载体、杜丽娘形象二重人格的审美价值和青春版《牡丹亭》的戏剧之美、青春之美等几部分对古今两版《牡丹亭》进行解读,以期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和启示。
立志改革 大胆创新——编演《李慧娘》的几点体会
作者: 暂无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团自从一九七九年四月恢复上演《李慧娘》以来,受到广大观众包括许多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演出实践和接受观众检验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要使京剧具有新的生命力,必须解放思想,立志革新。我们就这方面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跟上时代,适应观众,革新传统剧目。关于李慧娘故事的戏,从明代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解放以后,孟超同志改编的昆曲本《李慧
紅梅旧曲喜新翻——昆曲《李慧娘》观后感
作者:杨宪益 日期: 196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些天看了北昆演出的《李慧娘》,看完颇为兴奋,觉得这是近年来看到的一部好戏。《李慧娘》本来是一个很凄艳动人的好故事,但是明代周朝俊的《紅梅記》写的却并不太高明,戏剧结构既不謹严,文采也有限,其中封建糟粕又太多;过去不同地方戏里已經作过不少次改編;这次孟超同志的改編本显然是最好的一个。这是昆曲剧目中继《十五貫》之后,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的又一次可喜的尝試。观众对这样的改編是欢迎的。孟超同志的成就是值得庆賀的。
20世纪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
作者:彭厚文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孟超创作昆曲《李慧娘》昆曲《李慧娘》是作家孟超根据明代周朝俊所著《红梅记》中有关李慧娘的情节创作的。孟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活跃于中国文坛,曾与蒋光慈、阿英等人一起创建文学团体"太阳社",后来"左联"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戏剧编辑室主任等职。
浅析粤剧《红梅记》中的表演
作者:文琪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戏名剧《红梅记》原是明代周朝俊所作传奇,400多年来为各地方剧种搬演。著名粤剧剧作家陈冠卿根据孟超的昆曲《李慧娘》,改编成粤剧《红梅记》。此剧讲述南宋度宗年间,奸相贾似道坐视元兵入寇,祸国殃民;太学生员裴舜卿等爱国之士欲上书劾奸,讨贾之罪。一日,裴生路过已故李御史梅园与御史之女李慧娘相遇;慧娘慕其高节,心生情愫,与舜卿互赠红梅、玉佩订下鸳盟。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