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元明刊本比较
作者:王雨非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现存唯一元代刻本杂剧集是由清代藏书家黄丕烈收藏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对照《元刊杂剧三十种》与《元曲选》所存相同剧目后,可以看出其存在很大差异。马致远所作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的元刊本存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而明刊本则以臧懋循《元曲选》的版本最精。本文现就《元刊杂剧三十种》与《元曲选》中《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一剧进行对比,分析其文本差异,以窥元明杂剧刊本的变化特点。
论臧懋循对元杂剧《货郎旦》的校改
作者:陈燕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货郎旦》,今存赵琦美脉望馆钞本和臧懋循《元曲选》刊本。两种版本在曲词、宾白、情节等方面的差别较大。其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当是臧懋循进行校改的结果。从整体来看,臧懋循对《货郎旦》所进行的校改工作是值得肯定的,它使此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深化作品主题,增加必要的内容使情节更为合理紧凑,调整场面使之更富有张力等方面。臧懋循对《货郎旦》的修改,提高了此剧剧本的文学水平,值得肯定。
元杂剧的故事模式研究:以《元曲选》为例
作者:高鹰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是元代最为优秀的文学类型,然而其中多个剧目、段落读来却颇为相似,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古典戏曲强调抒情性和唱词,而较为轻视故事性和宾白。所以在“情节”,或说“关目”层面多因循、模仿成功之作,而较少自己的创新。这样就使得这些相似的地方存在故事模式化的现象。作家在创作之初,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遵循着特定的故事模式,某一种故事模式便不断地重复出现在相似的剧目中。这些潜在的故事模式对于杂剧的重要性,就像曲牌对于填词的重要性一样,往往决定着每部杂剧剧情的基本走向。中国古典文论中,虽有叙事理论,却多以眉批、评注等形式关注于几部特定作品。比如《西厢记》,而少总结这种潜在的故事模式。而西方“情节”理论或叙事学理论,虽然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思路,但其结论无法简单加诸于元杂剧作品之上。本文结合“杂剧十二科”等古代戏曲分类,并借鉴西方现代戏剧理论,通过概括、分析、分类等方法,以臧懋循《元曲选》中所选一百种元杂剧为样本,总结出基础的六类故事模式:神道剧、恋爱剧、断案剧、道德剧、历史剧和绿林剧。每种选用几部典型剧目说明其一般故事模式,再描述其在模式上的延展与变化,并试图以此建立坐标,确定每部戏的基本故事类型。笔者希望借此为理解元杂剧的产生、相互影响、演进变化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
作者:伊维德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吗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表现模式研究
作者:王德军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引言:爱情婚姻剧在元杂剧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全元戏曲》、《元曲选》等,把现保存完好的三十几部爱情婚姻剧整理分类,根据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归纳了家长逼令进取、暗中激励状元及第、可恶的老鸨、商人插足破坏模式、人神之恋等表现模式。元杂剧爱情婚姻不仅在音乐、演出、脚色、程序等形式方面存在类型化、程式化的倾向,而且在爱情婚姻故事的构建、思想内容方面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都有模式化、类型化的特点。朱权在《太和正音谱》曾经对其
关于元杂剧《汗衫记》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作者:赤松纪彦,康保成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在研究元杂剧的时候,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是诸版本间的异同问题。如果把大概产生于元末、用于观剧的元刊本《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和其后二百余年产生的,现在最常见的《元曲选》本试作校勘,就会发现,尽管每个作品会有某种程度的差别,但是它们之间的异点实在太多。狩野直喜氏在元刊本(京都大学影印本)的跋中,曾举出它和《元曲选》本四项大的异同,其中之一是: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