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昙阳子和晚明道教信仰研究
作者:周欣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昙阳子是万历年间的一名女道士,一生只有二十三岁。昙阳子从十七岁学道,于万历八年九月九日二十三岁在十万人面前飞升。万历年间著名的文人,如王世贞,王锡爵,屠隆,冯梦祯等人,争相拜昙阳子为师。为了宣扬昙阳子的事迹,王世贞撰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传记——《昙阳大师传》。昙阳子的传记被广泛传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朝廷官员以此事弹劾王世贞和王锡爵。《昙阳大师传》在文人之间也引起了很多猜疑。此后“假昙阳”一事发生,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加之汤显祖作《牡丹亭》,人们便猜测昙阳子乃《牡丹亭》的原型。清代对昙阳子与《牡丹亭》关系的关注仍然不少。昙阳子对明代女性和文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昙阳子自称是南北朝时期的昙鸾转世,和昙鸾一样提倡三教合一。昙阳子的思想以“恬澹”为主,创立了恬澹教。由于受礼教的束缚,明代女性的修道往往局限于道观或者家庭内,宗教活动的范围狭小。但是随着像昙阳子一样的女性道士的崛起,提高了女性宗教活动的参与度。王锡爵和王世贞二人作为昙阳子最亲近的弟子,受昙阳子影响,在昙阳子升仙后,搬入昙阳观中潜心修道。众多文人士大夫拜入昙阳子门下,一方面是为了成全其成仙的渴望,另一方面与张居正夺情之事有关。这些文人本身就精通道教义理,提倡三教合一,在王世贞和王锡爵的尽心打造和传播下,出于政治,情感或者宗教等原因,最终拜入昙阳子门下,昙阳子也成为众人凝聚的重要纽带。昙阳子升仙事件是明代文人宗教和民间宗教发展的体现。明代初期道教政策具有两面性,而随着道教地位的提高,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士大夫盛行与道士结交,一心求仙问道,昙阳子一事正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宗教取向。文人求道一方面出于宗教信仰,一方面为了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取得平衡。晚明文人宗教迅速发展,加速了三教合一的进程。明代神仙道教逐渐世俗化,皇帝重用道士,道士同时深入民间,促进了民间宗教的发展。明代民间宗教与道教的融合速度加快,各阶层流行扶乩之术,包括昙阳子亦擅长此术。由于龙沙之谶的影响,昙阳子在文人和民间具有很高威望,成为拥有十万信众的女性宗师。将昙阳子、晚明女性、文人士大夫、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将呈现出道教与晚明社会之间的立体映像。
汤显祖在遂昌
作者:黄邦海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春,汤显祖调遂昌知县,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弃官归里,在遂昌整整五年。汤显祖在南京时是个闲官,在徐闻更是个挂名的小吏,来到遂昌,作为一县的父母官,他积极施行“仁政惠民”的治县方针,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政绩。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作者:郑志良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而且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自遂昌弃官归家后,再也没有到过吴地,在汤显祖生前,吴梅村应该没见过
作为体制边缘人的汤显祖
作者:胡一峰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580年(明万历八年),大明王朝二百多年基业中的普通一年,在这年的科举考试中,一位叫张懋修的考生高中状元。无独有偶,几年前,他的二弟张嗣修也考中了榜眼。这下子,一个段子在坊间热传:"状元榜眼俱姓张,未必文章照楚邦。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这个段子里的相公,就是这两位"才子"的老爹,当朝首辅张居正。面对质疑,张大人不惜抬出皇帝替儿子辩解:"小儿冒窃高第,实出御笔亲题"。这话虽也是事实,因为张懋修本来是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作者:罗兆荣 日期: 2006.02.2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作者:罗兆荣 日期: 2006.02.2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