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的范例--诹议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源于生活”的文学观异曲同工
作者:郭卓茂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除其它方面原因之外,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主张文学艺术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李梦阳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即是说真正上乘的诗歌应该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及其起源的看法异曲同工,相通相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的范例
作者:郭卓茂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除其它方面原因之外,与中国文化相通相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主张文学艺术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李梦阳提出“真诗乃在民间”,即是说真正上乘的诗歌应该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及其起源的看法异曲同工,相通相容。
“昆剧的女儿”华文漪
作者:卢威 日期: 2006.03.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昆剧的女儿”华文漪
400岁《牡丹亭》“返老还童”
作者:刘琼 日期: 2007.05.1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400岁《牡丹亭》“返老还童”
玉茗堂前朝复暮——汤显祖与《牡丹亭》
作者:郑培凯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是明代的大剧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是写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样美丽凄迷情境的文豪。这种简略的认识,虽说粗浅,基本上倒是正确的。尤其是放进21世纪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传统都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后现代”象征符号化与经典化之际,汤显祖当然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戏剧家,堪与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年)相匹敌。
论汤显祖的文学理论及其文气说
作者:周锡山 日期: 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论汤显祖的文学理论及其文气说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