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公安派世俗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陈星星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公安派是在晚明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核心人物是袁宏道。因为三袁是湖北公安县人,所以时称“公安派”。 公安派并不只是一个文学流派,它更多的是一个意气相许、性情相尚、志趣相投的文人集团,是融合了性情、学问、文学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公安派的世俗化美学倾向,认为由佛道和狂禅精神支撑起来的世俗美学浸入到了三袁兄弟的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标准,是他们在现世红尘中进行一己性情自适的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持,全文共三章。 第一章详细论述了公安派世俗美学产生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思想文化背景,首先分析了晚明时期的士人心学以及由于心学的变异和狂禅的泛滥而引发的士人快乐哲学。心学从思想层面上重振了知识分子的恢宏士气,使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主体精神渐趋活泼高扬,而李贽以及袁宗道、袁宏道等人援禅入儒,对以心为体的心学、禅学进行了为他们所用的改造,发展成为一己逍遥、纵情任欲的士大夫禅学。与此同时,侈靡淫乐作为社会普遍风气深入到晚明士人的精神世界而变为人所共是的正常追求,在这样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巨大变革中,晚明士子们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解脱出来,逐渐放弃了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回归到个性生活和感情世界中,快乐原则成为日常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生存原则。 第二章是重点部分,主要分析了公安派的世俗化美学理论:第一节重点探讨了以公安派为首的“士”群体在晚明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尚。心学的变异与禅学的世俗化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让身处其中的士子们随心适性、任我所为,表现在具体形态上则是纵情声色、放浪形骸、游戏人间;第二节集中分析公安派的文学创作,他们的不少作品中描摹世俗,渗透着晚明士人群体中特有的文化景观与欣赏品味,还将平民意识引入了长期担负着传道授业功能的正统文学中,市井风情、凡人细事、皆入图画。在创作上,逞才扬性、快意性灵、追求写诗作文的当下快感,不加掩藏地表达着自我感受与一真性灵,以及对色和欲的赤裸裸的表白和追求。语言上浅白俚俗,明白如话;第三节具体讲述了他们的文学欣赏观,注重俗文学作品中的娱乐
袁宗道诗文研究
作者:马骥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公安派的文学创作是晚明性灵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宗道作为这一流派的先发主将起着涤除复古遗毒、确立创新理念的作用,他的文学创作对其弟袁宏道、袁中道的影响甚深。研究袁宗道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助于进一步廓清公安派肇兴时期的发展脉络,构建公安派研究的整体框架。本文分为五个方面对袁宗道诗文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主要概括袁宗道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归纳袁宗道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重点。 第一章,简述袁宗道的生平及其在公安派中的位置。重点论述了晚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士人风气,同时对袁宗道的生平和思想进行简介,从而探寻袁宗道性灵文学主张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土壤。 第二章,通过对袁宗道文学思想中“反对复古模拟”、“主张‘自家本色’”、“崇‘识’、尚‘理’、重‘德’”等三个方面的梳理,展示其文学思想中既创新又保守的特点。 第三章,概括袁宗道诗歌的主要内容,将袁宗道诗歌分为反映其儒家情怀、厌官情绪、闲居情景三个方面,并总结其诗歌的“清润和雅、即物起兴”和“朴素直白、平淡自然”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总结袁宗道散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本章从文体特色出...
公安派北京时期(公元1598至1600年)研究
作者:韦珮华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自袁宏道逝世至今,受到历史、政治、文学思潮的影响,学者对公安派以及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江盈科等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却因此累积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选取《公安派北京时期(公元1598至1600年)研究》为题,是基于在公元1598至1600年期间(下称北京时期),身处在北京的三袁以及葡萄社成员共同创造了公安派的鼎盛时期,他们在学术、哲学思想、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转变,为公安派的发展带来关键性的影响,具有探讨空间及研究价值。本题目的意义有以下三点。其一,确定北京时期为公安派立派的巅峰。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袁宗道在京任春坊左中允,袁宏道抵达京师,等待朝廷任命,袁中道入太学,三袁聚首京师。他们与一些朝廷人士志趣相投,频繁往来,形成一股冲击复古文学的思潮,此为流派的巅峰时期。其二,论证北京时期公安派出现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及调整。袁宏道学术、哲学思想的转变是发生在万历二十七年已亥(1599),此年春天葡萄社聚会最为频繁,或许与袁宏道思想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三,分析北京时期公安派思想和文学创作变化的情况,论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袁宏道自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开始出现“稳实”的倾向,是受到政治的不稳定、哲学思潮的变迁、文学内部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当时袁宏道当机立断,适时纠正流派内理论上的弊端,在抒发真情,尊重自然的同时,认同传统创作经验的价值,这固然对公安派文学的提炼起着积极的影响,但“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特点却因而逐步消失,此为消极的影响。
公安三袁交游与文学研究
作者:洪彦龙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公安三袁是晚明万历文坛上引领一代风气的兄弟作家。他们所倡导的“性灵”文学,为“后七子”模拟复古笼罩下的晚明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以袁宏道为主帅,三袁为核心,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士人,形成了万历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公安派。本论文重在从公安三袁交游的角度分析公安派形成、发展、壮大及至衰落的流变过程。考察的理论立足点有三:第一,静态与动态结合。一方面将公安派作为整体作静态研究,分析其交游的性质;另一方面,又从动态的角度,从时间和地域、交游网络等多方面研究公安派之发展。第二,横向与纵向结合。横向上,从公安派内部来看自身交游的整体性:纵向上,从文学流派发展(后七子一公安派一竟陵派)来看其交游的复杂性。第三,个体与群体的结合。既有个体交游的个案分析,又有群体交游网络的整体把握,这样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研究公安派交游之影响。第一章总论部分主要考察公安三袁交游的人物构成、发展阶段、地域因素、科举作用、交游方式及文学创作。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公安三袁的交游网络。第二章以袁宗道与陶望龄、黄辉之交游,袁宏道与江盈科之交游。袁中道与钟惺、钱谦益之交游为个案,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三袁交游与公安派发展之关系。第三章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交游网络为中心,从时间历程上分析公安派的兴衰过程。第四章以公安三袁之尺牍与日记为个案,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交游中所蕴含的个体与群体结合的特征。
“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研究
作者:郭小微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明代初期,“复古”主义就占据文学思想的主流。先是有杨维槇、林鸿、高棅等人支配了诗坛;而后又有李东阳的茶陵诗派继起。接下来,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喊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口号,后有王世贞、李攀龙等后七子的兴起,这其间虽然有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唐宋派文人的反抗,但影响不大。“公安派”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明代文坛的发展变化,反对复古主义,高举“独抒性灵”的大旗,提倡变革的文学创作理论成了主宰一时的支配力量。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公安派,第一章明代文坛的“公安派”,主要是对“公安派”进行简介,了解“公安派”和其主要作家。以及“公安派”兴起的背景,有社会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其中文化背景包括李贽对公安三袁的影响、“前后七子”的复古之风。第二章“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的传承,通过袁宗道对“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的开创、袁宏道对“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的弘扬及袁中道对“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来体现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的传承。第三章“公安派”文学创作理论——“性灵说”,主要体现“性灵说”真与露、俗与趣及求变的文学创作主张。第四章“公安派”的影响,主要论述“公安派”对竟陵派、晚明小品文、袁枚、“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虽好之,不学之”:试论公安三袁对李贽的矛盾态度
作者:王承丹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的中坚和主体,晚明革新思潮的策源者之一李贽是他们的文学导师和精神之父,李氏对袁昆季的影响无人企及。但公安三袁对待自己的先驱、师长李贽却持有矛盾态度,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三袁兄弟对要贽极尽尊崇、无限景仰;另一方面,他们又疑视,甚至贬抑李氏的思想观念、文学活动。“虽好之,不学之”,是公安三袁对李贽所持态度的全面写照。
上页 1 2 3 4 5 ... 11 12 1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