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阳明心学”对徐渭的影响——以徐渭“师类”五人为考察对象
作者:申旭庆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书画艺术风格强烈,其悲惨的命运是促使其艺术风格形成的一方面,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心学思想对他的影响。徐渭在"纪师""师类""纪知"中多次提到萧鸣凤、季本、王畿、唐顺之、钱榧、萧女臣等。如徐渭"师类"中记载:"王先生畿,正德己卯十四年举人,不赴会试,至嘉靖丙戌五年,会试中进士,不廷试,至嘉靖十一年壬辰
薛蕙的文学观
作者:李庆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的正德、嘉靖、到万历中期,或者说16世纪前半叶的文学,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兴盛的时期。在有关论著中,对这一时期论说,主要都集中在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归有光的唐宋派等流行的文学
王世贞南北文学异同论与文学批评调和论
作者:朴均雨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卒于神宗万历十八年(1526—1590年),享年65岁。王世贞是明代中叶以文鸣世的重要作家和文论家。他与李攀龙、谢榛、徐中行、梁有誉、宗臣、吴国伦等称为后七子,或嘉靖七子,并与李攀龙同为文坛领袖。
论嘉靖七子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
作者:陈文新,李华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嘉靖七子(即"后七子")与唐宋派是明嘉靖年间最为重要的两个文学团体。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对二者加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两派均以科举尤其是同年之谊为纽带结成,而年龄、中式时间的差距造成了二者间的代沟。二,科举背景的差异导致两派成员在流派意识上也存在显著差别。唐宋派诸人所持守的是一种特殊的台阁意识,他们不满"前七子"的郎署文风,对权臣张璁、严嵩亦态度有异;嘉靖七子则以郎署为本位,他们认同"前七子",不仅与台阁要员严嵩摆擂台争风雅权,在政治上也是严嵩的反对派。三,嘉靖七子内部李攀龙、王世贞等人排斥谢榛,并非不能容忍没有科名的人入社,只是不能容忍后者在社团中居于盟主位置。这些事实表明,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之间确有内在联系。本文的结论,与着眼于"政治与流派"、"思想文化与流派"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种动态的互补关系。
薛蕙的文学观
作者:李庆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的正德、嘉靖、到万历中期,或者说16世纪前半叶的文学,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兴盛的时期。在有关论著中,对这一时期论说,主要都集中在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归有光的唐宋派等流行的文学
《唐宋八大家文钞》成书探因
作者:孙良同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浙江归安(今湖州)人。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徐海本末》《浙省分署纪事本末》等。但是,在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他所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所谓"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对于茅坤编选该书的动机以及其产生影响的复杂原因却少有探究。我们可以结合茅坤生平遭际、明代文坛纷争、科举考试等对该书成因试做分析。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自然是在"三不朽"的事业中,而其途径就是读书科举。嘉靖六年(1527),茅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