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绍兴地方戏曲与绍兴精神
作者:杨永贤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浙江省绍兴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和灿烂的文化.我国建立于春秋时期的140多座城市如今仅存苏州、曲阜、洛阳、开封、太原、和绍兴等六处.而城市现今仍大体坐落在当年始建时的城址上的,唯有苏州和绍兴两处.从公元前490年范蠡建立蠡城算起,绍兴城存在的历史已经将近25个世纪.①今绍兴市境及周边广大地区,在古代属于越(也称于越)部族,后来成为春秋列国之一,时至今日许多绍兴人还自豪地称自己为"越人".绍兴哺育了无数的志士仁人,绍兴有别具一格的园林艺术,有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同时,绍兴人民也创造了优秀的戏剧文化,其中绍剧和越剧是闻名全国的大剧种.笔者认为,绍兴的地方戏剧艺术是绍兴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折射出绍兴人民的精神风貌.笔者拟在本文中探讨一下绍剧、越剧与绍兴精神的联系.……
戏曲音乐的脈络初探
作者:周大风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孕育,吸收了中国古代民歌、说唱、歌舞、杂技、傀儡戏等等民间艺术的因素,终于在北宋宣和到南宋光宗年间,(1119年—1194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戏曲形式,这就是“南戏”(又称“永嘉杂剧”)。这种戏曲形式,又经历了宋、元、明、清八百年左右的不断演变丰富提高,以及衍变派生、互相影响,到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三百七十多种地方戏曲可称得繁花似锦、互放异彩。为人民的获取历史知识、提高道德、情操、风尚、以及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
福建地方戏曲探魅
作者:何绵山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福建地方戏曲特点 (一)历史悠久.福建在唐代才得以开发,但戏曲形成的时间却几乎与全国同步.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士大量南移,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唐咸通二年(861年),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法师南游莆田,县里曾排百戏迎接;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也备百戏迎僧人神晏.当时傀儡戏在福建也很盛行.宋代,杂剧传入莆仙,用莆仙方言演唱,人称兴化杂剧.杂剧传入漳州,兴盛一时.南戏于南宋传入福建,与兴化、泉州、漳州等民
戏曲命题浅谈
作者:丁世博 日期: 198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戏曲剧目命题是剧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剧名拟得好,易于理解剧情,引人入胜。从宋、元杂剧至明、清传奇,以至近代京剧和地方戏曲,在这些传统剧目中,剧名命题常用手法之一,就是以剧本结构中所采取的主要情节行动线,即戏剧主要矛盾冲突的贯串动作,用一个动词简要地概括出题目。浙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剧名起得好。“三打”这个动词是全剧的贯串动作,戏是围绕“三打”展开的。唐僧等人赴西天取经,路上,千年尸魔白骨精想吃唐僧,使计三变来引诱。孙悟空火眼金睛,三次识破妖邪,三次痛打了白骨精。看!孙悟空一打送饭的村姑,二打假借来找村姑的老妪,三打冒充来找老妪的老翁。
中国戏曲与民俗文化
作者:吕悦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戏曲是古代文人和艺人共同创造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精美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舞",先秦的乐舞、俳优,汉魏时期的百戏、角抵戏,以及隋唐时期的代面、参军戏等。直到宋代以后,南戏、北杂剧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确立。元、明、清三代,中国戏曲更是久盛不衰,明嘉靖年间形成昆曲,清代初期出现了京剧,以后不断产生许多新剧种,至今各种地方戏曲剧种计有317种之多。中国戏曲是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土壤中生成的表演艺术,它们的生产、消费和传播主要得力于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的推动,而非皇权——统治阶层的操办。中国民俗文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