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前七子文学主张及李、何之争
作者:陈永标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明代前后七子掀起的文学运动,影响到弘治、正德、嘉靖近百年明代文坛,一浪推一浪。正如《明史·文苑传》说:“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檀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迨嘉靖时,李攀龙、王世贞辈,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梦阳、景明相倡和也。”这些记载,说明了前后七子掀起的文学改革运动声势和影响之大,但对于这一文学流派及其理论主张,过去多数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著作,都说成是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有些还说什么“他们的作品都是‘古人的影
明前七子文学主张及李、何之争
作者:陈永标 日期: 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明代前后七子掀起的文学运动,影响到弘治、正德、嘉靖近百年明代文坛,一浪推一浪。正如《明史·文苑传》说:“弘正之间,李东阳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檀声馆阁,而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诗文于斯一变。……迨嘉靖时,李攀龙、王世贞辈,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王李之持论,大率与梦阳、景明相倡和也。”这些记载,说明了前后七子掀起的文学改革运动声势和影响之大,但对于这一文学流派及其理论主张,过去多数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著作,都说成是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有些还说什么“他们的作品都是‘古人的影
何景明著述版刻述略
作者:阳海清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明弘治壬戍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至陕西提学副使,著述甚丰。 何氏卒于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五日,二十天后,其门人樊鹏撰《行状》云:“先生通五经,尤好易、诗,其阴阻医卜天文地理律吕历数诸家,各造其妙。所著何氏集、十二论、定古乐府、选汉魏诗、三秦志、皆行于世。”这些著述是刊刻抑为传抄,已无从查考。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与何氏著述刊刻时间有关的最早文献是唐龙和康海写的《何仲默集序》,署嘉靖三年。然今存诸明刻本上均载此二序,究竟他们是为哪个刻本写的,难以断定。往日
何景明问题再探(代《大复集》点校序)
作者:李叔毅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校地处淮河发源地区,淮滨是中华民族文化四大发祥地之一。要发扬乡邦文化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我们就有整编《淮源丛书》的任务。自周秦至今,河南境内淮河两岸人士的遗著,粗估不低于六百部,但我们要从点校《大复集》开始。这不仅是因为何景明是明代“前七子”的首领,是“后七子”和“复社”思想上的开山人物,更重要的是,自明代弘正时代至于今评论何景明的著名学者不下二百家,褒贬适中者是少数,有意拔高者或片面攻击者是多数。其弊几至于令后学黑白不分,是非莫辨。钱谦益攻
何景明与李梦阳
作者:刘诚 日期: 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中叶弘治、正德年间,何景明与李梦阳并称大家,声震诗坛,雄视天下。二人以复兴古道为己任,“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王廷相《大复集序》)推波助澜,形成了整个明代最有声势的复古潮流。流风余韵,不绝于后;从明中期到明末期,绍述者大有人在,改朝换代至清初,其影响仍存。 何景明、李梦阳之前,主明文柄者为李东阳,李东阳因位居宰辅,故天下向风。“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不道。”(《明史·李梦阳传》)弘治十六年,何景明在京造访已“以文章雄视都邑”的李梦阳和边贡,“语合”而相得甚欢。(见
何景明的诗歌理论——兼论何李之争
作者:范志新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有《大复集》。明弘治、正德间的著名诗人。早年追随李梦阳倡复古之论,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相号召,“海内翕然景从,为明音中兴之胜。”以后与李论文不合,反复诘难,两人交游亦分左右袒。何李之争,生前之轩轾未定,身后之玄黄不息,明清以来,诗家毁誉不绝。近三十余年来,于何、李的创作,意外地冷淡,于他们的诗歌理论,虽间有论述,然几乎众口一词,以“复古倒退”、“形式主义”,弃之如敝屣。虽茅盾先生多所肯定,然积重难返,迄无反响。笔者深有感焉,乃不揣譾陋,仅就何景明的诗歌理论及何李之争,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