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写意戏剧观”与佐临的莎剧导演艺术
作者:曹树钧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写意戏剧观”与佐临的莎剧导演艺术
《审音鉴古录》中的戏曲导演艺术
作者:李雪妮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审音鉴古录》(以下简称《审》)是清中叶的昆剧折子戏选本,全书共刊选《琵琶记》、《荆钗记》、《红梨记》、《儿孙福》、《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鸣凤记》、《铁冠图》九部剧中的六十六出折子戏(实为六十五出)。《审》作为舞台演出本,又具有“导演脚本”的性质,蕴含着全面丰富的戏曲导演艺术。本文主要从“导演与剧本”,“导演与演员”,“导演与舞台”三个角度对《审》中的导演艺术进行阐发。第一章“导演与剧本”,从选择剧本和修改剧本两个角度对《审》的导演艺术进行分析。从选剧方面来看,《审》选择的大多是历史上长期流行的经典剧目,以及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出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导演”考虑观众的结果。从改剧方面来看,《审》主要采取增、删、改、分、挪等形式对剧本进行修改,这些改编或推动剧情,或塑造人物形象,或升华主题思想。《审》的改编最大的特点就是“增”:穿插互动、增加人物、细化礼仪。同时,编者不厌其烦地增加通传、会面、见礼等情节,也反映了编者个人的导演思想,那就是将舞台表演作为维护和宣传封建等级尊卑秩序的工具。第二章“导演与演员”主要从《审》中的“唱念提示”,“身段提示”,以及“人物形象、气质提示”三个角度分析《审》的导演艺术。“导演”通过提示演员的唱、念、做、打,或表现人物身心状况,或突出人物性格。总之,《审》的这些提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演员创造人物形象。第三章“导演与舞台”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为四小节对《审》的导演艺术进行分析。《审》的导演艺术在服装上主要体现为运用服装来表现人物的生活境遇和精神气质;在道具上突出地表现为利用道具塑造人物形象。舞台服装和道具都是导演用来创造人物的重要工具。舞台音响,作为戏曲中并不常用的辅助性元素,在《审》中也被导演灵活地运用来配合剧情,创造舞台氛围。舞台调度,是为导演创造舞台演出的主要手段,《审》的导演艺术在舞台调度方面可谓是大放异彩,或描摹剧情时空,或揭示人物关系,或强调重点场面,或推动故事情节,或追求画面和谐。《审音鉴古录》中的导演艺术不仅反映了编者个人的导演思想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昆剧折子戏乃至中国古典戏曲的导演艺术成就。
《审音鉴古录》中的戏曲导演艺术
作者:李雪妮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审音鉴古录》(以下简称《审》)是清中叶的昆剧折子戏选本,全书共刊选《琵琶记》、《荆钗记》、《红梨记》、《儿孙福》、《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鸣凤记》、《铁冠图》九部剧中的六十六出折子戏(实为六十五出)。《审》作为舞台演出本,又具有“导演脚本”的性质,蕴含着全面丰富的戏曲导演艺术。本文主要从“导演与剧本”,“导演与演员”,“导演与舞台”三个角度对《审》中的导演艺术进行阐发。第一章“导演与剧本”,从选择剧本和修改剧本两个角度对《审》的导演艺术进行分析。从选剧方面来看,《审》选择的大多是历史上长期流行的经典剧目,以及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出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导演”考虑观众的结果。从改剧方面来看,《审》主要采取增、删、改、分、挪等形式对剧本进行修改,这些改编或推动剧情,或塑造人物形象,或升华主题思想。《审》的改编最大的特点就是“增”:穿插互动、增加人物、细化礼仪。同时,编者不厌其烦地增加通传、会面、见礼等情节,也反映了编者个人的导演思想,那就是将舞台表演作为维护和宣传封建等级尊卑秩序的工具。第二章“导演与演员”主要从《审》中的“唱念提示”,“身段提示”,以及“人物形象、气质提示”三个角度分析《审》的导演艺术。“导演”通过提示演员的唱、念、做、打,或表现人物身心状况,或突出人物性格。总之,《审》的这些提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演员创造人物形象。第三章“导演与舞台”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为四小节对《审》的导演艺术进行分析。《审》的导演艺术在服装上主要体现为运用服装来表现人物的生活境遇和精神气质;在道具上突出地表现为利用道具塑造人物形象。舞台服装和道具都是导演用来创造人物的重要工具。舞台音响,作为戏曲中并不常用的辅助性元素,在《审》中也被导演灵活地运用来配合剧情,创造舞台氛围。舞台调度,是为导演创造舞台演出的主要手段,《审》的导演艺术在舞台调度方面可谓是大放异彩,或描摹剧情时空,或揭示人物关系,或强调重点场面,或推动故事情节,或追求画面和谐。《审音鉴古录》中的导演艺术不仅反映了编者个人的导演思想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昆剧折子戏乃至中国古典戏曲的导演艺术成就。
再论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答詹慕陶
作者:高宇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剧艺术》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名《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的文章(以下简称《关》文),并指名与我商榷。编辑部能提供一定的篇幅来为我国戏曲导演学的问题展开讨论。这对于活跃争鸣空气;认真地探索我国戏曲导演学的理论遗产;为建立我们自己民族的《戏曲导演学》这门学科,进行广泛深入的发掘与研究;是大有好处的。在这里,我仅就戏曲导演学的理论遗产的发掘方面,敬答几点意见;主要的还在于向广大的导演理论工作者和从事戏曲导演实践的同行们广泛求取教益。
汤显祖与戏曲导演学--一个戏曲导演的看法
作者:黄其道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高宇同志的《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载本刊1979年第2期)(以下简称“高”文)和詹慕陶同志的《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以下简称“詹”文),对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等问题,论点不同,针锋相对。笔者滥竽戏曲导演之列,对两文论述颇有所是非,如骨鲠在喉,一吐为快,不揣浅陋,略抒管见。
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高宇同志《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一文(见《戏剧艺术》1979年第一期),对于人们认识汤显祖在戏剧领域内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纠正“多少年来一些戏曲理论家们造成一种错误的成见,认为汤显祖不甚懂得曲调的格律,误解他所说的:‘余意所至,正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是很有帮助的。但是高宇同志据此提出:汤显祖是我国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人,及其剧作腔调原为宜黄腔,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兹提出看法如下: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