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韩鑫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汤显祖戏剧创作中的梦幻思想研究:以《邯郸记》为例
作者:宿东明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作为明代剧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剧作家,是中国文学史、戏曲史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往往成为一个时代思想的标本,本文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中《邯郸记》为研究文本,强调对文本的分析,在作品重读中重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和本体性,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戏剧的本体论入手,对人物的行动以及戏剧冲突进行分析,从而明晰《邯郸记》的戏剧情境。这种戏剧情境是充满梦幻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梦之戏剧情境,然而这梦幻之中的人物行动却是真实的,这便构成了戏剧创作的第一重矛盾。同时,在这种梦幻的戏剧情境之中,戏剧的冲突矛盾以一种隐现式的、近乎于被消解的方式而呈现,而人的本性在冲突矛盾的隐退之后得以浮现,即梦之戏剧情境的梦幻和荒诞背后,是真实的人物内心。再次,我们把《邯郸记》置于“四梦”体系之中,分析了汤显祖梦幻艺术世界构成及其特征,在汤显祖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着社会现实和人性残酷梦幻世界,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汤显祖试图用“至情”作为抗争的武器,然而随着对社会和人生的审视的深入,这种“至情”不得不因对社会的失望无奈而走向一种对现实的“弃绝”。纵观“四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汤显祖的创作矛盾以及对这种创作矛盾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汤显祖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的结果。最后,我们基于以上的分析,试图对汤显祖创作中的梦幻思想进行分析,尤其将《邯郸记》结尾入道一场戏区别于一般的神仙道化剧,在这种梦幻的创作手法的背后,包含的是汤显祖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由用一种超越生死的至情力量去对抗那个“停滞”的世界,走向一种怀疑,陷入一种空虚之中。
“临川四梦”和汤显祖的悲剧意识
作者:王建科,张义光 日期: 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临川四梦》的悲剧性是汤显祖悲剧意识的艺术传达和艺术转化。《临川四梦》从情场到官场,从喜剧到悲喜剧到悲剧的走向,是一个不断批判悲剧性人生,逐步否定悲剧性现实的系统诗剧。汤显祖的“人生如梦”是悲剧社会中的哲人对悲剧人生的哲学总结。
临川四梦和汤显祖的悲剧意识
作者:王建科,张义光 日期: 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临川四梦》的悲剧性是汤显祖悲剧意识的艺术传达和艺术转化。《临川四梦》从情场到官场,从喜剧到悲喜剧到悲剧的走向,是一个不断批判悲剧性人生,逐步否定悲剧性现实的系统诗剧。汤显祖的“人生如梦”是悲剧社会中的哲人对悲剧人生的哲学总结。
《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韩鑫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在满园春色中诉说少女青春的寂寞,在虚幻的梦境里反衬现实的黑暗,成为中国古典戏剧中最悲惨动人的爱情剧。剧作寄托着经历了宦海沉浮的汤显祖对于人生、人性思想家式的体察和透视,集中体现了他的戏剧美学思想:1、强调作家的才情,创作不受形式、格律的约束;2、在封建社会里,个人的“情”与控制整个社会的“理”处于对立冲突状态,而文学创作受“情”的支配。这一理论被后人提升为“性灵说”,影响了几代作家;3、“欲”是“情”的基础,人的自由生命欲望包括性爱在内的人生欲求。
透过《牡丹亭》的悲剧意识看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梁澄静,文伟嘉,王屏迎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曲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众多文学家通过戏曲表现自己的思想,《牡丹亭》是我国悲剧著作的代表,所表现的是在满园春色中少女的寂寞,通过虚幻美好的梦境来映衬现实对人性的扼杀,并成为中国古典喜剧中最发人深省的戏剧。同时在这部戏曲作品中还隐含着作者的戏剧美学思想与自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及愤懑,基于此,本文将从《牡丹亭》悲剧意识的由来,研究《牡丹亭》悲剧意识与汤显祖戏曲美学思想的联系,并讨论《牡丹亭》艺术价值。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