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作者:黄三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强。汤显祖戏曲为什么贯
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读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有感
作者:刘祯,刘涛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后,戏曲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跻身现代学术之林,近百年来,相关研究更有如榛r方启、苑囿新开。另一方面,有关戏曲艺术本质的追问,也早己成为了一个“敞开性”的理论话题,吸引着几代学者的关注。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旨在探讨晚明戏曲创作、曲学观念、舞台风尚之间的互动关系,此种选题、立意,似乎与戏曲艺术本质的理论问题无所关涉,为何称其提供了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我们之所以有这种评价,是有感于作者写作思路的独特性和“问题重构”时的某些不同一般之处。我们注意到,敢于“回到旧题”,尤其是回到旧题的开端,是程芸这部专著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回到旧题的开端”,既使得这部专著成为近年“汤学”研究值得广泛重视的力作,也凸显出它对于戏曲本质问题的参考价值。所谓开端,即指一个端点,而此端点却是整个体系的原型构架和缩影。也就是说,开端处已经包蕴全体,而全体则是开端本身的展开。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性的理论问题,“戏曲艺术本质”这一问题的开端,其实就是要依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去着重理清两条线索:一条是戏曲本体观念的逻辑演进,另一条是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衍变。落实为学理运作,就要求研究者能进入具体的戏曲史,去...
汤显祖与梅鼎祚的戏曲交游
作者:候荣川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梅鼎祚(1549-1615),字禹金,号胜乐道人,宣城人。汤显祖无疑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卓越的天才,梅鼎祚则是明代中后期重要的文词派曲家代表。巧合的是,二人生卒均仅差一年。在近四十年的交往中,他们情谊深笃,在戏曲创作上相互影响,共同为明代中后期传奇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汤显祖《芳树》与徐渭《渔乐图》关系发覆
作者:叶晔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渭、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一直是晚明文学的四面旗帜。但这四位名士之间,却没有太多的交集,除了袁宏道与李贽、汤显祖有过几次面晤外,其余诸人之间并没有当面交往的确凿记载。特别是徐渭、汤显祖这两位身兼诗歌、戏曲创作的两栖作家,既是晚明文学思想研究的焦点,又是明代戏曲史中的宠儿。可惜二人终生未能谋面,那么,我们对这两位文学巨擘可能并肩作战或衣钵授受的历史细节,只能依靠一些书信上的交往来还原了。这个时候,他们文集中的赠答诗歌、尺牍及仿效之作,就成了勾勒二人文学互动的关键线索。而汤显祖的
《汤显祖戏曲全集》总序
作者:邹自振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写道:"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按:实为同一年)。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当伦敦的寰球戏院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东方庙会的中国舞台则在演出汤显祖的《紫钗记》和《牡丹亭》。汤、莎二人是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最耀眼的艺术明星。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又号清远道
汤显祖戏曲思想与达观之关联
作者:许玥 日期: 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达观,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名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将他与李贽并称为当时思想界两大教主。汤显祖在《答邹宾川》中云:“弟一生疏脱,然幼得于明德师,壮得于可上人。”\'(1)\'达观与汤显祖,可谓亦师亦友,汤显祖的戏曲思想和戏曲创作也受到达观的影响。一、汤显祖与达观之交往在《与汤义仍》一书中,达观追述了他与汤显祖的相识相交,“野人追维往游西山云峰寺,得寸虚于壁上,此初遇也。
上页 1 2 3 ... 10 11 12 1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