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注我们的精神家园——简论陈明“三农”题材戏曲创作的审美追求
作者:曹瀛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陈明创作上演大小剧作四十多部,先后搬上舞台的有《鸡毛蒜皮》、《是是非非》、《十品村官》、《烟村三月》、《半车老师》、《丹凤湖畔》等一批农村题材的戏曲作品,其中《鸡毛蒜皮》获’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初至明中叶的剧坛一直笼罩在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之中,创作与演出严重脱节。沈璟对这种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注重当行表演、注重语言通俗易晓、富有生活气息的本色理论。本文对沈璟本色理论的内蕴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沈璟本色理论对纠正明中叶前文词骈俪派的创作风气、使明代戏曲健康发展的功绩,论述了沈球本色理论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意义。
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综论
作者:朱万曙 日期: 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嘉靖、万历以后的晚明时期,安徽皖南地区涌现了一批戏曲家,有创作了《大雅堂杂剧》的汪道昆,有创作数量繁富的汪廷响,有率先整理加工目连戏的郑之珍,还有余翘、吴大震以及以表演评论著称的播之恒等,共计有16人。对这些戏曲家,有关的文学史、戏曲史也作过详略木等的介绍和评价,但是,他们作为共同生活于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群体现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戏曲创作或评论的区域文化特色也没有得到揭示。有鉴于此,本文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戏曲文化现象试加讨论。一、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的生成条件晚期时期是戏曲创作继无杂剧之后又一个高峰阶段。相当多的一批文人操觎染翰,创作戏曲。但是,戏曲家们的地域分布并不均衡,并不是全国各
论梅鼎祚——汤显祖的同时代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梅鼎祚是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历来却总乏入研究。本文作者在重点研究汤显祖的同时,力图搞清时代的氛围,梅鼎祚便是研究对象之一。文章认为:《琵琶记》之后,民间南戏逐渐为文入作者的传奇所取代,文人作者由偶一为之的改编和创作逐渐成为戏曲创作的主流。后来许多名剧被改编为昆曲,人们于是误认为这些戏曲是为昆曲创作的。文章以梅鼎祚的剧作为例,阐述了这一观点。
汤显祖宇宙观、人性论及社会观新探
作者:周育德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宇宙观、人性论及社会观新探
试论汤显祖曲律思想的文化成因
作者:程华平 日期: 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若要研究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曲律思想,评价明代万历年间的汤显祖与沈璟之间的争论,就必须对汤显祖曲律思想的形成根源有所认识。本文结合明中叶社会、文艺思潮、文人习性以及汤显祖的创作个性,对汤显祖曲律思想的成因作一些分析。
上页 1 2 3 ... 7 8 9 ... 11 12 1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