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有关元杂剧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点思考
作者:李柯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种文学样式的存在、演进往往受到其内部发展规律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诸外在因素两大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文学史发展是自律与他律的两相结合;而构成文学史发展的作家、作品、读者三要素,则是实现文学自律、他律的具体途径所在。对于元杂剧而言,这种自律和他律就是经由剧作家、包括文本体制、舞台表演在内的剧作、包括案头读者、看戏观众在内的接受者三个具有互动性的相关环节,最后再通过剧作家的主体性创作而得以实现的。正因如此,我们在探讨元杂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时,为客观全面起见,亦不妨从涵括了文学自律与他律的剧作家、剧作本身以及受众三个向度出发,对这一看似老生常谈的命题予以全新的观照。
兄弟阋墙转相亲:明代宗臣和吴国伦的文学论争
作者:顾国华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宗臣(1525—1560)和吴国伦(1524—1593)同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是明代文学社团“后七子”的重要成员。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认为明代的文人社团最大的特点就是相互“标榜之风,固然古已有之,然而于明为烈”。“后七子”也不例外,他们作“五子诗”,虽然是纪一时之谊,但客观上起到了相互标榜的作用,“至如王世贞于其集中标举生平交游,有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递推递衍,以及于四十子,而复于王锡爵与其弟世懋称为二友,则更见其标榜之私”(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当然,“后七子”同样具有明代文人社团的另一特点,即为了观点或才名而相互角力,甚至相互攻击。“后七子”中除了著名的李攀龙和谢榛的争论之外,宗臣和吴国伦也发生过比较激烈的论争。 一 宗臣,字子相,号方城,扬州兴化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改吏部考功,历稽勋员外郎,外补福建参议,迁福建提学副使,卒于官,年仅三十六。在郎署时,与谢榛、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等人交游唱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称“嘉靖七子”,亦称“后七子”。宗臣一生短暂,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内反权奸,外抗倭寇。
《江盈科集》序
作者:章培恒 日期: 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安派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要对之作进一步的研究,却还存在不少困难。资料的缺乏就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自然,如果我们到各大图书馆去找,是可以找到的。但是,第一、这类图书馆大抵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以外的研究者怎么办?第二、这些资料一般为明刻本,都属于善本,借出来是不行的,请求复制则价格吓人,唯一的办法是每日到图书馆去看。现在的公共车辆既拥挤,大图书馆一般又不在市中心,即使是年富力壮的人,天天挤很长时间的车去看书,也会疲惫不堪;年老体弱者就
古代鲜见的女文学之家
作者:孙阳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文学之家,像汉魏间的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北宋时的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明代的袁宗道及其弟袁宏道、袁中道等。但这些都是男性,为大家所熟知的。在文学史上,还有鲜为人知的、极其罕见的女文学之家。现择其几例,与大家共知。
杨荣与闽籍台阁体诗人
作者:陈庆元 日期: 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当林鸿、高棅等”闽中十才”子还在福州、长乐一带研读唐诗、倡导盛唐风范之时,杨士奇、杨荣、杨溥(人称“三杨”)相继走上台阁,把持文柄,以其诗文“鸣国家之盛”,颂扬太平盛世,其作品以平正纡徐、典雅雍容为特点,文学史称其为“台阁体”。三杨历成祖、仁宗、仁宗、宣宗、英亲正统四朝,而台阁体则一直延续到宪宗成化间。孝宗弘治朝,李梦阳、何景明出,这
明清之交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以徐渭、方文、朱彝尊为个案
作者:朱丽霞著 日期: 2008.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明清之交文人游幕与文学生态:以徐渭、方文、朱彝尊为个案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