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曲表演艺术一脉相传的具体载体——论昆曲折子戏的历史意义
作者:孙玫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乾嘉以降,折子戏在昆曲演出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折子戏的情节为观众所熟知,观众看折子戏,基本上不是从未知的故事情节,而是从艺人对已知故事和人物的阐释中获得审美享受。另一方面,就艺人而论,他们演折子戏也并非是一味重复前人的演剧成品,毫无变化。艺人们总是会不断对折子戏作各种各样的润色或加工,常演常新。这种润色或加工通常是在不改变原作大框架下进行的局部性微调,然而,经年累月之后,世代传承下来的昆曲折子戏就会成为与原文学剧本面貌差别很大的演出版本,形成一种不同于原作的新的演出形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昆曲盛演折子戏的时代,正是众多地方剧种成长发展的历史时期,许多地方戏都曾通过吸收昆曲折子戏中表演艺术的养分而茁壮了自己,众多的戏曲艺人也正是透过昆曲的折子戏,具体接触、把握、承袭了戏曲的表演艺术传统,从而使得戏曲的表演艺术薪火延续,一脉相传。
焦循“崇花贬雅”戏曲美学观新探
作者:安裴智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清中叶,在"花雅争胜"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崇花贬雅"的戏曲美学观,代表人物是"乾嘉学派"经学家焦循。其主要观点:一是"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认为"花部"取代"雅部"有历史合理性;二是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三是主张大众化的平民美学观。"崇花贬雅"论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昆曲衰落、"花部"地方戏崛起的历史趋势,一改"崇雅尚昆"的明清文人审美传统,其对大雅昆曲采取贬抑的文化态度,对后世戏曲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不同年代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后代学人对昆曲文化身份的认知,也影响了百年来中国戏曲的研究走向。
论昆曲与剧作家、乐人的关系
作者:武婷婷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现在用于昆山腔、水磨调(昆曲)及昆剧的统称。关于昆曲的记载,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兴起于明代中叶,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以悠远迤逦的水磨腔、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表演及极富文学性的文本台词独领中国戏坛近300年。昆曲的发展艰难而又复杂。昆曲萌芽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在以顾坚为首的文人聚会中,文人雅士以昆山腔吟诗作对,他们摒弃伴奏,偶尔加入笛、萧,只为追求文人情趣,并无太大特色;明中期,以魏良辅为中心的乐人团体在昆山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研制出昆山新腔。他们重新规范昆曲声腔,加入管弦伴奏,确立了昆曲新腔的风格,奠定了昆曲向昆剧发展的基础;之后,梁辰鱼作昆腔传奇《浣纱记》,他的传奇创作沿袭了魏良辅等乐人的昆曲理念,并规范了昆剧舞台搬演。 《浣纱记》是昆曲走向昆剧最显著的标志;明晚期,汤显祖与沈璟的参与将昆剧推向艺术巅峰,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投入昆曲创作,他们既创作昆曲文本,又精通戏曲音律,且大多蓄有家班,剧作家与家班的互动成为昆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自宋朝始,戏曲就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对戏曲的社会功用了然于心。一方面,统治者们以戏曲为视听享乐的工具;另一方面,他们将戏曲作为传播封建教化的媒介。明代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对戏曲的介入更为频繁,这直接影响了剧作家的文本创作、乐人的剧演活动及他们生存状态。明中晚期,随着上层文化管制的松弛,在文坛新思潮与市民文化的影响下,剧作家的戏剧创作呈现出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昆腔传奇作为当时戏剧创作的热门,剧作家与乐人广泛参与其中,两者互动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昆曲自下而上的流通,使欣赏昆曲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从居于一隅的声腔发展成为全国流行的剧种,昆剧是剧作家与乐人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结果,剧作家、乐人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交代了论文选题的定位及研究意义,其次,对本文涉及到的昆曲学成果进行综述,简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期望。昆曲的发展历经昆山腔、昆曲、昆剧三个阶段的演变,因此,本文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本章主要探讨昆山腔的萌芽,明确民间昆山腔的存在及状态,论证顾坚为昆山腔的“改革者”,而非“创始人”,后人的继承与创新都是以顾坚“清唱”式的昆山腔为基础;第三部分为正文第二章,论述昆山腔到昆曲的过程。本章以明中叶的特殊环境与南戏创作入手,分析它们对南曲声腔的影响,梳理以魏良辅为中心的吴中乐师的昆曲改革;第四部分为正文第三章,论述剧作家对乐人新腔继承与完善的过程,昆曲由此演变为昆剧,以及昆剧对剧坛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正文第四章,本章从明代政治制度、管理政策入手,探讨剧作家传奇创作观的转变及明代乐人管理的特殊性,明确两者在特定环境下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昆曲与剧作家、文人的关系。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雅典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成就及影响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昆曲的保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晚明皖籍家乐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作者:钱晓红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家乐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文化现象,也是昆曲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家乐即家庭戏班,是指由私人蓄养的以满足家庭娱乐需要为目的的家庭戏乐组织以及这一组织从事的文化娱乐活动。明中叶后整个社会痴迷昆曲,蓄养家乐盛行一时,梅鼎祚、吴用先、吴琨、阮大铖、汪宗孝等安徽籍的家乐对于剧本创作、戏曲理论、戏曲表演和昆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明清戏曲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昆曲清唱与剧唱比较研究
作者:周丹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昆曲是文人曲,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唱曲”与“唱戏”的分化现象。传统上把“唱而不演”谓之“清”,即清唱,把舞台上的戏曲演唱称为剧唱。昆曲清唱发展到后期以清唱剧曲为主,偶尔也吟唱散曲等文学作品。然而,自昆曲清唱产生之初,文人曲家就把它与剧唱严格区分开来,昆曲清唱不是昆剧的附庸。 从古典戏曲论著中可以看出,前人把清唱的地位抬得比剧唱高。一方面是因为清唱的主要参与者是文人士大夫,其社会地位就比戏曲艺人高得多;另一方面则是艺人的水化水平很低,唱曲很难谨守格律,文人对此多持鄙夷态度。因此,前人一股认为清唱吐字准确,剧唱讹误较多;清唱严格遵守格律,剧唱喜欢随意添加花腔;清唱节奏缓慢,悠游闲雅,剧唱紧凑热闹;清唱高雅,剧唱“媚俗”。 笔者在本文之中除了梳理古典戏曲论著中有关昆曲清唱与剧唱的理论外,还选取了近现代多位著名曲家和演员的录音,运用汉语语音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录音样本进行了分析对比。从比较的结果来看,昆曲清唱与剧唱在发音吐字方面都难以做到完全“正确”,只是二者参照的标准不同。清唱的字音以韵书为标准,剧唱的发音吐字则受师承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无论是清唱还是剧唱...
上页 1 2 3 4 ... 7 8 9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