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利益博弈与言官整饬:从张寅案出发的考察
作者:王红成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张寅案肇端于大礼议。在此案件中,张逵等言官不惜曲解当朝律法,还极力主张把郭勋处以极刑,就是因为郭勋在大礼议中对张璁等人的帮扶。世宗察知这些言官的意图,重新简任张璁等人审理此案,并顺势整饬了科道系统,增强了官僚系统的灵活性。至隆庆初年,徐阶等人想利用此案为自己谋福利,但最终在高拱、郭扑等人的主张下没能得逞,终明一代对此案的判定都维持《钦明大狱录》的判定。
杨慎的文学批评
作者:邬国平 日期: 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议"事竭力反对明世宗"继统不继嗣"的做法,受到廷杖和发配云南永昌的严厉处罚。嘉靖三十八年卒于贬所。杨慎学问博洽,著述繁富,居一时之首。他又作为明代诗人的卓然大家,受到后人推重。当时的诗歌界存在着两种突出的情况:一是明朝学风承袭宋朝的传统,好讲性理之学,这影响到诗歌写作就是"理气诗"的大量产生。二是在弘、正年间、李梦阳、何景明标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旗帜,其流弊每多剿袭雷同,不免陷入拟古主义的泥坑。处在这样的风气之中,杨慎却能自异于
论高拱的学术思想
作者:嵇文甫 日期: 196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高拱字肃卿,号中玄,谥文襄,河南新郑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卒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当明世宗嘉靖年间,曾传裕王(即后来的穆宗)讲读,多所调护。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等职,并进为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及穆宗隆庆
张居正改革朝政
作者:本刊编辑部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世宗去世后,明穆宗朱载垕(hòu)做了六年皇帝,只活了三十六岁。 公元1572年农历五月的一天,病得很重,自知离死期不远的明穆宗,叫太监扶他靠坐在御榻上,召来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当着皇后与太子的面,嘱托他们几人,在他死后,尽心辅佐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做皇帝,管好国家大事。 太子即位,就是明神宗。 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明世宗时就提出过政治改革建议。明穆宗时得到重用,再次提出强化朝廷政令、提高行政效率、重用人才、打击豪强,加强边防等改革措施。又与高拱等人任用名将谭纶、戚继光,切实加强了北方的战备,成功地与俺答汗达成互市协议,使北方边塞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 当上“顾命大臣”的张居正,首先利用太监冯保,排挤掉同僚高拱,自己做了首辅,独掌内阁的大权,然后锐意实施改革。 张居正非常注重对小皇帝的教育培养,为他安排好讲解经书与上朝听政的时间,按时进行,不得随便耽误。张居正亲自为小皇帝讲解,但他不像一般皇帝老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善于结合实际,进行启发教育。 一次,张居正讲了宋仁宗不喜欢佩带珠宝玉器的故事,小皇帝接着就说:“是呀,应当把贤德有才能的大臣当做宝贝,珠宝玉器对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呢?” 张居正跟着启发说:“陛下说得很对,还有,圣明的国君都重视粮食,不看重珠玉。
一生清忠赢美名
作者:鲍海英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他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他便考中进士,31岁出任广平府推官,可谓春风得意,他名叫张孟男。在官场,正常的情况是,攀附权贵才能把官做大做稳,相反,不仅没有官运,仕途还往往到处碰壁受阻。张孟男人虽然聪明,在官场却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为官之道,在别人看来,简直有点傻。当时,高拱是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高拱之妻是张孟男的姑姑,高拱是张孟男的姑父,但除了公事以外,张孟男似乎不懂官场升迁的规则,他对高拱向来没有半点的巴结之言行,让人甚是不解
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作者:吴荣先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公元1550年9月24日),我国戏曲家汤显祖出生在江西临川县东郊文昌里。汤显祖家道殷实,文学天分极高,25岁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