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永远的汤显祖 永远的莎士比亚——提升创新力,让“中国的汤显祖”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者:西门杏庵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公元1616年,东西方戏剧大师汤显祖、莎士比亚同年陨落。今年是中国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百周年,海内外掀起纪念热潮。据2016年2月2日新华社报道,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时倡议2016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百周年。国内外相关活动随之展开。汤显祖是中国明代的文学家、戏剧家、思想家,其《牡丹亭》《紫钗记》
汤显祖岭南行实考辨——兼论柳梦梅形象的塑造
作者:周松芳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万历十九年(1591)五月十六日,明神宗“以南都为散局,不遂己志,敢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将汤显祖贬为徐闻典史,从此,岭南便成为其心中脑际萦绕不去的意象和情结。岭南之行,不仅反映在其大量的诗文中,更反映在其传世名著《牡丹亭》中,其中柳梦梅形象的塑造,更活脱脱一个岭南才子的形象。
汤显祖的典型化理论
作者:金登才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典型说的是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既反对道学家用"天理"的逻辑衡量艺术,又反对用日常生活逻辑来衡量艺术,认为艺术应当按可然律来描写生活,要在个别人物的事迹中见出必然性与普遍性来。汤显祖的典型说是元代之后,小说、戏曲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时期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写人物的感情。明中叶前文坛盛行"代圣人立言"的复古主义,在戏剧方面,高则诚提倡"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2]要求戏剧为名教作宣传。汤显祖的写情说反对这种文艺创作方向,掀起了写情的洪流,形成了才情派。此外,汤显祖之前小说、戏曲作家采用的主要是类型化
从杜丽娘形象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黄晓玲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是一部动人的诗剧,离奇的故事,幻想的场景,典雅的曲文,超越生死的爱情,使整部剧笼罩在深厚的抒情中。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牡丹亭》以其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一、怪诞的情节,彰显深刻的思想内涵初看《牡丹亭》,都会为它怪诞的情节感到惊诧,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全剧由三个情节结构组成:先写杜丽娘“生可以死”,次写
汤显祖为戏成痴
作者:王新芳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据记载,当时有少女读了之后。竟然愤懑而死。还有一女伶在演出“寻梦”一折时,因过分激动而死于台上。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全身心投入的创作。
梦幻、梦境与神话仪式——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作者:胡志毅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我们可以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进行比较。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研究中,最早的论文有徐朔芳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近期的有刘昊的《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爱情与异地》\'(1)\'。本文试图从梦幻、梦境和神话仪式的视角,将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进行比较。一、梦幻:主题与象征梦想,是一种诗学。加斯东·巴拉什的《梦想的诗学》提出了“梦想
上页 1 2 3 ... 13 14 1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