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怎样探索汤显祖的曲意——和侯外庐同志论《牡丹亭》
作者:王季思 日期: 196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侯外庐同志的《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外传》(以下简称《外传》)前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时就读过了。限于自己的水平,许多地方没有看懂。最近他的《论汤显祖剧作四种》(以下简称《四种》)出版了,徐朔方同志又寄给我他整理的《汤显祖集》(以下简称《汤集》),使我有机会核对了一下《外传》所引的《汤集》原文,有些地方总算看懂了,因此问题也明朗化了。现在只就《外传》中提出的两个新的论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侯外庐同志的指正。
汤显祖《牡丹亭》简论
作者:陈中凡 日期: 196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一五五○——一六一七)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戏曲作家,他编撰的传奇戏五种,其中《紫箫记》后改编为《紫钗记》,和《南柯记》、《邯郸记》三剧,并以唐人小说为蓝本,惟《牡丹亭》为发挥其独创思想的剧作,乃成为有明一代剧坛上辉煌的浪漫主义的不朽篇章。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家长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礼教的束缚,青年男女的婚姻便成了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因而古典文艺中许多作者就把它当作突出的主题来进行创作。而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即具有各个不同的特色。汤氏《牡丹亭》式的主人公,既不同于它之前的《孔雀东南飞》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和《西厢记》式的女性典型,也不同于它之后《红楼梦》式的女性典型。因为前两个主人公——刘兰芝和祝英台——都是在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牺牲的悲剧性的人物,第三个崔鶯鶯在唐代传奇小说中也属于悲剧性的,到金诸宫调和元杂剧中加以改写,才成为频于失败、幸得到外力的援助、免遭惨痛的厄运。第四个林黛玉虽竭力挣扎,终不免陷于悲剧的
汤显祖的宾白艺术——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陈娟娟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所谓宾白,徐渭有云:"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既然为"宾",就不能喧宾夺主,因而相对于曲,古人对宾白要缺乏重视的多,尤其是在元代——"元以填词擅长,名人所作,北曲多而南曲少,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只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实际上,由于戏曲不像其他写作方式那样能通过作者直接介入的方式来描摹人物,而只能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所以剧中人的宾白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它不受格律的限制的这一优势,使它比唱词更能自由地发挥,表现力度也更强。纵观元明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徐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透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我们也不难看出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一.反封建传统
无场次新编话剧 朱丽叶还魂记 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
作者:王伯男 日期: 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人物表罗密欧蒙太古之子,死后以鬼魂形象陪伴杜丽娘朱丽叶凯普莱特之女,死后重返人间成为杜宝之女杜丽娘杜丽娘鬼魂柳梦梅书生,杜丽娘之夫引子[幕启。导演走上舞台。导演:“亲爱的观众朋友们,2016年是中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逝世400年,为了表达对中外这两位文化巨匠的敬意,同时也是想在中外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中搭一座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桥梁,我们汲取了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
汤显祖及其“性灵”创作观
作者:袁丁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其代表作《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根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全剧描写了杜丽娘、柳梦梅两位年轻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揭露和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牡丹亭》不仅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文艺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上页 1 2 3 ... 7 8 9 ... 10 11 1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