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汤显祖的戏曲观
作者:郝昌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员,其为 官时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人格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和模仿。汤显祖还 是一位戏曲家,其戏曲作品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其中的主 要作品“临川四梦”很久以来受戏曲界人士的推崇。汤显祖戏曲中的 人物栩栩如生,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反响,其中的《牡丹亭》在 今天尤受到普遍的喜爱。汤显祖的戏曲的观念也受到一些前辈学者的 注意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汤显祖剧本的研究仍旧不够全面。 主要原因在于:一,一些曲评家将评论的重点放在汤显祖作品曲律上 ——认为汤剧不太合乎曲律,以至于对汤显祖剧作的优点未能充分发 掘出来。二,汤显祖的思想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易研究清楚,而晚 明社会思潮在汤剧中体现较多,这使得很多人将研究重点一直放在汤 显祖的思想和晚明社会思潮上。三,长期以来论者只停留在对汤显祖 的戏曲理论中单一概念如“趣”之类的简单阐述和对汤显祖戏剧理论 的粗略概括及翻译上,没有将汤显祖的戏曲理论与作品全面结合起来 研究。 汤显祖的剧作是汤戏曲观的核心体现,所以从汤显祖的剧作入手 结合其它资料集中全面学习、研究汤显祖的剧作,对已有人们对汤显 祖的戏曲观的认识可以做到有所补充:一,汤剧以人的性情为主要表 演内容;二,汤剧以舞台主角为主要传播媒介;三,汤剧以“重塑” 生活为主要表达方式;四,汤剧以荒诞梦幻为主要艺术风格。这四点 较为完整地补充了了汤显祖的戏曲观,使人们对汤剧认识更加丰富。 对汤显祖的戏曲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后,我们可更加深刻地体 会到汤剧中的内涵、更加容易领会到汤剧中的精神,这些对于学习汤剧都是有益处的。
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研究
作者:公维玲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汤显祖的“至情”文论观,文章通过对历代“情”范畴演变的阐释,并结合晚明“尚情”思潮的具体时代背景,对汤显祖所倡导的“情”的本真性内涵进行重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重点阐发散见于汤显祖著作中的文学本体论、主体论及创作论,并对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的内在矛盾及影响作进一步的揭示。同时,在情感缺失的当下,研究汤显祖的文论观除了其理论本身的价值外,其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的研究,找到能滋补当下情感缺失的理论根源。本文前置绪论,后置结束语,正文共分四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汤显祖研究的现状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介绍汤显祖所处的晚明时代语境,主要从汤显祖当时的历史处境和思想渊源两方面分析。历史处境主要涉及晚明的社会及文化状况,思想渊源从罗汝芳、达观、李贽三人对汤显祖思想的影响来阐释。第二章梳理汤显祖之前“情”范畴的流变,并对晚明“尚情”思潮做了着重的说明,在此基础上,从“情”与“真”、“情”与“欲”、“情”与“理”三个方面重新界定汤显祖“情”的本真性。第三章主要阐释汤显祖的“至情”文论观思想,其中包括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涉及“世总为情,情生诗歌”文学本体论、“奇士”和“气机”的文学主体论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文学创作论三个方面。第四章探讨汤显祖“至情”文论观的内在矛盾及影响意义,汤显祖一生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其理论思想也充满了“情”与“理”的纠结。虽然如此,但汤翁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情感缺失的当下,更是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结束语对整篇文章的写作进行总结,希望汤显祖研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论汤显祖的词学观——兼与其曲学观比较
作者:邓淑媛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著名传奇家,主要作品包括以《牡丹亭》为代表的“四梦”传奇。本文以汤显祖的词集评点《玉茗堂评花间集》为文本,对其词学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试图从中发现汤显祖词曲观之间的区别与相互影响。论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于明代中期的词学与曲学思想转变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对明代正德以后词学与曲学审美倾向转移的判定,对于与汤显祖词学思想有所关联之人如杨慎、王世贞等人词学活动的介绍。文章初步认定这一时期曲坛出现崇雅的倾向,影响到了其后汤显祖文学观的形成。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汤显祖词学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源起六朝的词史源流观,对于词之文学性与写情功能的发现,以及流露在评点中的辨体与破体的矛盾存在。在这一部分中,探讨了汤显祖词学观与时人的吻合之处,以及其作为传奇作者所持词学理论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对于汤显祖的戏曲评点进行简要评析,以便与其词作批评作比较,论证其词学观的异同。本章也着重论述了汤显祖本人的戏曲作品和词作与《花间集》的关系。与汤显祖词作俗化的倾向相比,其曲作雅化的痕迹更为明显,这也极大影响了传奇作品的风格形成。结语部分,简述了汤显祖的词集批评对于《花间集》在明代中后期传播的意义,以及对于明末词学的影响。包括汤显祖在内的词学活动,对于晚明陈子龙和云间词派的词学成就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论汤显祖文艺观的两重性
作者:张莉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中国近世,晚明是一个以其喧嚣多故、复杂怪诞而格外惹人注目的时期。汤显祖就是产生于这个时代的奇异人,作为明代最为杰出的戏曲家,他在中国文学史及戏曲史上的地位已有定论,但他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少有人提及。事实上作为一个富有浓厚思想家气质的汤显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汤显祖文艺思想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是浑成的,很难严格划界,但总体上来说,呈现两种倾向:一是主张文学向外积极反映美好生活,标举“言情”,淋漓表现世俗之情,以浪漫主义文学为基本宗旨。二是主张文学向内专注完善人格,标举“澄情”,通过批判现实黑暗,拆穿人生如梦、官场如梦,以现实主义文学为基本取向。“言情”、“澄情”这两种倾向看似对立,然正是这“看似对立”,引出了本文的立论基点:汤显祖文艺观的两重性。关于这一论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第一章:首先从大的历史语境说起,细究形成汤显祖文艺观两重性的历史源流。内因方面,儒与佛道的两重精神归属,儒家思想主导下提出的重“言情”与佛道思想下衍生的“澄情”,构成了汤显祖文艺思想的两个方面。外因方面,师友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学界一般认为,汤显祖的思想之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的老师罗汝芳所传的王学左派思想,另一个则是禅门达观大师的禅宗思想。这两人分别影响了汤显祖的“言情”与“澄情”观。具体到思潮,早年沉浸于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激发世俗之情,汤显祖持以“言情”为特征的文艺观,书写浪漫主义文学。当受禅寂之意,汤显祖持以“澄情”为特征的文艺观,表达“人生如梦,官场如梦”幻想,笔触始终围绕着一个幻影化了的现实世界来写现实主义文学。第二章:与第一章选取的社会历史语境相对,本章选取从文艺学的历史背景下,首先向上溯源,究其文艺历史根基,从“礼乐”的传统来看“言情”与“澄情”的生成因子。其次回到当下汤显祖自己文艺观下谈其“言情”、“澄情”的立基与转活,也即阐述“言情”与“澄情”的内在精神。最后,关注汤显祖文艺观的内在理路,谈由“言情”向“澄情”的转换。第三章:真正回归到汤显祖文艺观本身来分析他的两重性。汤显祖对文学本质、本原的基本认识,概括为“情本体”,只是他对作为“本体”的“情”,先后倾心以“钟”和平心以“澄”两番体悟,决定了汤显祖文艺观“言情”、“澄情”的两重性。本章之所以用“情本体”来展开阐述,只是想借此框架,以便逻辑有序地开展对“言情”与“澄情”的言说。第一,首先使用“本体”这一哲学“大字眼”来宏观概说“言情”与“澄情”的内涵。其次,结合他的创作实践,来细致分析“言情”与“澄情”在文本中的显现,以此来更深入地分析这两重性的各自特征。第二,汤显祖情本体观的内在矛盾,也就是汤显祖在持“言情”与“澄情”时与当时泛化的理学背景及他自身精神的种种冲突,这是谈“言情”与谈“澄情”不可回避的两组矛盾。也就是本文所列的“情”与“理”的矛盾和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汤显祖“二梦”研究
作者:付红霞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明代戏曲史上,汤显祖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无疑是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戏曲家之一。提及汤显祖,世人多知其《牡丹亭》,而不知其“二梦”。“二梦”指汤显祖的传奇《南柯记》与《邯郸记》,作于汤显祖晚年辞官还乡之后。曾经有人对汤显祖在写成《牡丹亭》之后居然又写了“二梦”表示十分惋惜,甚至提出:即使汤显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二梦”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二梦”均可称得上是两部成功的传奇作品。本文将“二梦”放置在万历朝大的社会背景中,结合汤显祖坎坷的人生经历,来考察“二梦”的生成、传播,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期获得对这两部作品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主体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主要对汤显祖“二梦”创作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作一概述,主要论述万历年间传奇创作的兴盛,并简要分析其繁荣的原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二梦”正是万历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新思想异军突起下的产物。 第二章主要结合汤显祖的人生阅历来考察“二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坎坷仕途与“二梦”的情节;师友交游与“二梦”的价值取向;出世入世与“二梦”的思想倾向。总体来看,汤显祖在创作“二梦”的过程中,融入了众多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的人生体验。 第三章主要分为两方面来论述:一是将“二梦”与魏晋、唐、元、明各时期相同题材的小说、戏曲进行对比分析,以“二梦”对前人作品的因袭与创新为切入点,来探讨“二梦”的艺术成就。二是将“二梦”与汤显祖个人前期作品进行比较,对文本进行较为细致、深入地解析,从而体现出“二梦”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法,以及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主要讨论“二梦”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以及推动其传播的多方因素,包括晚明刊刻业的发展、众多文人的评点、臧改本与冯改本的出现,以及“二梦”的舞台演出,尤其是昆曲演出。旨在通过传播的视角,更加充分地领略“二梦”的艺术魅力。
汤显祖文学思想的人性意识
作者:张祥丽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明代程朱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对人性压制越来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汤显祖举起了“以情反理”的大旗,他在作品中热情歌颂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他将“情”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高度,通过对情的热烈歌颂,彰显了人的最本质的生命需求和自然天性,闪耀着人性意识的光辉。在宋明理学压制人性的时代,汤显祖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的文学思想及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性意识至今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怀着对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极大兴趣,本人尝试从人性意识的角度,来解读汤显祖的文学理论思想和他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在前言部分交代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人性意识概念、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思想背景。论文主体分六个部分来论述:追求“至情”,灵性、意趣和超现实的表现形式,美好理想和生命意识,女性意识和个性解放,对“恶情”的揭露和批判,价值及影响。
上页 1 2 3 ... 20 21 22 ... 237 238 239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