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欢乐的功课:张岱的日常生活转向及结局——从汤显祖的课程难题出发
作者:周勇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什么样的功课能给人生带来欢乐,这是汤显祖点出的课程难题。之后汤显祖依靠戏剧创作与情感幻想等功课,获得了"最后的欢乐"。作为后辈学子,张岱虽然也不看好"举业"及传统儒家教条,但他并没有因此遁入幻想,而是转向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并将其痴迷的种种繁华日常生活作成欢乐的功课。甚至繁华生活灰飞烟灭后,他仍能将自己的晚年日常生活雕琢成意义不凡的功课。张岱、汤显祖的功课经验可以为考察清代及现代学子拥有何种欢乐功课提供有趣历史参照。
汤显祖文艺思想研究
作者:孙揆姬 日期: 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论文以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发展史和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为背景,以汤显祖的文艺思想和戏曲创作为研究对象,汤显祖的戏曲文学主张置于古代艺术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之下,更加细致的理论分析来对汤显祖戏曲文学主张中历来引起不断争论的重要理论命题进行逐一剖析,弥补汤显祖研究中的欠缺不足。第一章注重探讨汤显祖的交游、人际关系,看与他接触的人们对他的思想和文艺创作中产生的影响。在思想方面对他最有影响的是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贵生”思想和李赞的“童心说”,晚明“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又受释达观的影响。可是对汤显祖最受影响的是罗汝芳那毕学到的对世道民生的现实关怀和个体生命价值,而这种思想决定了汤显祖的整个思想和刍行的大致方向。汤显祖文艺思想以其情至论为核心,而情至论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第二章重点以汤显祖的“情至”思想为论述中心,探究汤显祖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当时对汤显祖多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对“情”的观点。并探索在汤显祖研究中多提出的“情与理”的问题。第三章注重探讨汤显祖在其诗歌与散文创作上“的后七于”、唐宋派以及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关系及成就。汤显祖的文学主张在总体倾向上表面匕公安派作家处在同一轨线上,但其注重片IR理想营构的文艺主张和创作特点与偏重现实。怕情适性的公安派作家己有所不同。他对文学强烈的文人式的主观抒情性的追求,亦与注重俗文学因素对诗文的深入的公安派有所差异……这些因素正是他在创作实践上不同于公安派作家风格的原因所在。在第四章先考察明代后期戏曲发展过程、特别文人戏曲的发展以汤显祖戏曲理论的形成和汤、沈之争有充分的背景说明。汤显祖对戏曲发展有两大贡献:首先,他将古代诗学中的“言志”、“缘情”之论引入戏曲创作,说明戏曲感动人心之处在于其中所  表现的至情,自此,在戏曲这一表演性的叙事艺术中表达真。点 追求情至成为戏曲创作的自觉追求;其次,明代的戏曲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围绕着在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的美标准和戏曲自身的审美规律的探求问题而进行。在其创作实践中与沈瑶为代表的吴江派发生的争论中提出的“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标志着他在明代戏坛_厂的一个全新理论立场,他在戏曲艺术上导入诗学上的意境论,因此其创作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文人戏曲的开端。在第五章中集中分析  汤显祖的情至思想的表现方法“梦”。对自山的无限追求与在他创作实践中对梦的运用有直接关系。通过汤显祖的写梦的具体分析,探究梦幻对作家的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作者:孙海西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是西方戏剧天才,而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则被人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他们二人生活的年代相近,但所受的中西方文化相差甚远。因此,他们的戏剧美学观也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将运用中西方美学原理,来分析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之异同。这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戏剧大师作品的理解,有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中西方文化的多角度比较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交流。 本文分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绪论从时代背景、宗教影响和哲学伦理基础这三方面来全面介绍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的背景知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都生活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封建王朝江河日下,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具有民主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冲击着封建礼法和秩序。这种社会大背景对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刚刚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走出的莎士比亚,不可避免的带有基督神学的印记:而明代中后期的汤显祖所接受的是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封建教育和与佛道相容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仅明显的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在他们的戏剧美学理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
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
作者:左其福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作为明代最为杰出的戏曲家,他在中国文学史及戏曲史上的地位已有定论,但他 在文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少有人提及。事实上,汤显祖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这 主要表现在他对于文学情感本质的清醒认识与大力弘扬,并且在明代言情文学思潮的激发下 ,把传统的文学情感论提升到了“唯情”论的高度,倡“唯情”文学观。同时,他对文学情 感生发的主体性原则、文学情感的审美表现,以及情感内容与形式规范之关系等诸多理论问 题也都有独到的看法。如他提出的“世总为情,情生诗歌”,“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等文 学命题就给予了后来的文学创作者及评论家莫大的启发,它一直影响到清代的曹雪芹。当然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制约,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也存在一些它自身所无法解决的内 在矛盾,如情与理(理学之理)的矛盾,“唯情”与非情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能抹杀“ 唯情”文学观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对此我们应有公允的评价。本文试从汤显祖的理论主 张和创作实践出发,结合文学批评史及明代文学思潮的实际情形,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力 求客观全面地揭示出汤显祖“唯情”文学观形成的历史的与现实的原因,深入分析这一理论 所体现出来的具体内涵、内在矛盾及其文学史意义。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自然场景意象研究
作者:陈丽勤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自然场景意象,在戏剧文本中是个关联域宽广的研究对象。自然场景意象作为自然意象之一种,其所具有的自然特性赋予戏剧文本以特定的情感内涵;自然场景意象作为场景时空之一种,其所具有的自然特性赋予戏剧文本以特定的结构意味。自然之于戏剧,是自然形态与社会人生之间的相互映照,是自然与戏剧之间的相互同构。而自然在戏剧文本中的意义建构功能和文化呈现功能,可以在自然场景意象身上得到多维度的展现和表达。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因其戏剧文本在自然场景意象展现上的独特性,具备了研究的范本性。本文以“自然场景意象”为研究对象,切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文本,梳理了两者文本中自然场景意象的变换过程:汤显祖文本中“花园——庭院孤槐——荒野古道”的转换过程,莎士比亚文本中“森林——荒原——荒岛”的更迭过程。从中,笔者不仅解读了每个自然场景意象与对应文本之间的深层隐喻关系和原型象征意味,既沟通了剧作家个体创作的心路历程,也勾勒了自然场景意象在各自文化系统内的传承轨迹;同时以自然场景意象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探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借由自然场景意象表达的共鸣与分歧。
情至论-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
作者:邓为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全文除引方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1、简要介绍汤显祖的生平及他所处的时代.说明由阳明心蜕变而来的张扬自然人性、呼唤个性解放思潮,是汤显祖情至论形成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想基础.2、简要论述了汤显祖情至论对儒、道、禅三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及三家思想对"情于论"产生发
上页 1 2 3 ... 22 23 24 ... 237 238 239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