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追梦,一生守望的精神家园——汤显祖其人其事
作者:陈岭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拍板轻击,曲笛悠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婉转悠扬的昆腔刚响起,人已经陶醉!这是2018年11月23日,笔者随本市文化考察团到昆山考察时观看《牡丹亭·游园》的体验。那"昆腔正声、南戏曲奥",引起了笔者难以名状的观剧感受,也产生了对其作者汤显祖浓厚的探究兴趣。
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杨涛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一直以来,对汤显祖几部传奇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研究(尤其是《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男性形象)都比较薄弱,尤其是将其中的男性作为社会政治中的独立个体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论文将汤显祖“临川四梦”及《紫箫记》中的政坛人物形象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并结合汤显祖个人身世、政治经历等来分析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形象在其创作的前后作品中的变化。同时,还试图将汤显祖塑造的政治人物形象与和他同时的剧作家作品中政治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汤显祖所创作的政治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四梦”的文学价值及其在反映现实政治方面的历史价值。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部分有三部分。引言部分,简述汤显祖传奇作品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正文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汤显祖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他对现实政治的态度。这里分别从汤显祖与张居正、汤显祖的《论辅臣科臣疏》、汤显祖与东林党人以及汤显祖罢官后的政治态度等四个方面来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汤显祖对政治的热情一直未减。这些分析对于理解汤显祖作品中的政治人物形象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为何汤显祖的“四梦”能塑造出如此形象逼真的政治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汤显祖传奇作品中的政坛人物形象。由于汤显祖的传奇作品创作时间有先后,因此作家对笔下的政坛人物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这一部分就分别从汤显祖传奇作品中的皇帝形象、官吏形象以及宦官形象三方面来分析。第三部分将具体分析汤显祖剧作塑造政坛人物形象的特点。主要通过两节内容(第-节,将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做纵向的比较;第二节,将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与和汤显祖同时的传奇作家同类作品相比较)来把握汤显祖剧作塑造政坛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结语部分,简要论述汤显祖戏曲观对其传奇创作的影响,并且点明研究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对于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意义。
《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作者:王燕飞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面世四百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关于《牡丹亭》文本和舞台传播的史料,在现代传媒发展的今天,《牡丹亭》的传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都值得梳理和研究。 全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汤显祖与《牡丹亭》”是有关《牡丹亭》的作者和文本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作者是第一传播者。作者原始的传播意图有没有得到实现,哪些内容被发扬,哪些内容被忽略。都要从这个源头找起。《牡丹亭》与蓝本相比较,继承了原作对“慕色”的表现,进一步提升到“至情”的高度,并以尊重、同情的态度突出了女性在情色中的主体性。同时,与女性追求“情”的世界相呼应,增添了男性求“才”的世界,并增加了战争的副线。在艺术上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文辞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等。明代晚期,“心”学思潮兴盛,作品对“情”的宣扬,与大环境气候的相契应是促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是对“《牡丹亭》的文本传播”之分析。印刷术的兴盛,为文艺作品的文本传播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明清有关《牡丹亭》的各种版本是一种文本传播,另具特色的是对《牡丹亭》的评点本和修改本的传播。现当代还有小说体裁的改变本、外文改译本。评点本和改编本是本论文着重主要分析的文本传播方式。在这里,评点者和改编者成为作品的第二传播者。《牡丹亭》的评点本包括文人和女性的评点本,分别进行比较论述,以见其不同的接受和传播着眼点。其中对“情”的分析女性更见细腻,对结构、语言等分析传播也有差异。修改本有文人和艺人修改之别,也反映了《牡丹亭》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面貌。 第三章是有关“《牡丹亭》的舞台传播”之分析。《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和文本传播一样长流不息。不过,全本戏的演出不多,主要演折子戏。《牡丹亭》的舞台传播形式多姿多彩。有各种腔调、地方戏的移植和改编,今天更有了舞剧、话剧、歌剧等形式的渗透或演出。该章按时期先后分别分析了《牡丹亭》在明代、清代、近现代以来的演出,并分析了世纪之交国外的三台《牡丹亭》的演出传播。其中涉及到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对传统表现方式的冲击。 第四章为“影视《牡丹亭》——《牡丹亭》的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发达,电影电视及网络的发展,给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章分两节论说,第一节论《牡丹亭》的电影传播,第二节论《牡丹亭》的电视传播。《牡丹亭》与电影、电视的联姻,产生了电影戏曲《牡丹亭》、电视戏曲《牡丹亭》。其中有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冲突,也有互相借鉴、弥补之处。戏曲应该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巨大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另外,电视节目的专题栏目、报纸、网络的宣传等等,也都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总之,对《牡丹亭》传播的研究是总结,也是展望。
“临川四梦”的梦幻意识与情的哲学
作者:蔡莉莉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梦幻意识论”和“情的哲学”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时代母体的孕育”,论述了汤显祖面临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以及他的家世、交游概况,从历史的层面上对其思想作出初步的把握。本文认为时代的积弊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万历时期畸形共存,这影响了汤显祖的承担意识与对个人本体性价值的发现和认可;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心学强调主观精神,在发展过程中走向感性化,而佛学尤其是禅具有对感性生命重视的特点,其情、理的思想也从反面促使汤显祖主情思想的形成;汤显祖的家世、交游影响了其精神世界“儒”与“仙”的二重归属,“儒俭”则是主要人生价值取向。 第二部分“‘四梦’梦幻意识论”,分为“《紫钗记》与《牡丹亭》”、“《南柯记》与《邯郸记》”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认为前二梦总体上是典雅骆荡的浪漫之花,尤其是《牡丹亭》,对情的主动性的肯定以及对“有情之天下”的呼唤,具有明显的人文倾向;前二梦同时也体现了时代气氛下清醒的写实精神与悲剧意识。儒家具有“士志于道”的传统,“道”同时具有人间性格,汤显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作...
论《邯郸记》
作者:董晔 日期: 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最后的一梦《邯郸记》,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本文从三方面对《邯郸记》加以论述,并对前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探讨。 一、晚明社会风气、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汤显祖的情理观受王学左派思想的影响,汤显祖在主张以“至情”来对抗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谬说的同时——即所谓“以情抗理”,又援引原儒之理,主张用合乎人情的方式来教化天下。 二、《邯郸记》中的“情” 《邯郸记》中的“情”既广且深,在丰富性上对《牡丹亭》有所突破。宠与辱、得与丧、生与死、爱与憎、褒与贬等等,凡人所具之“情”备述无遗。在此之前,很少有文学作品把人类的复杂情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三、《邯郸记》的艺术成就 《邯郸记》是汤显祖对前三梦创作总结得失后的产物,在艺术上已臻于成熟。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对主人公卢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二,成熟的叙事手法(结构精巧,语言本色,叙事方式戏剧化,虚实并用、以幻为真,作家与人物合而为一)。
从汤显祖教育改革看当下教育领导力提升
作者:鹿永建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7年1月,我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上海音乐学院原创中国歌剧音乐会版《汤显祖》,此剧是院长林在勇策划和作词的.回家后,我在记日记整理思路时发现,世人常因美艳绝伦的《牡丹亭》而知汤显祖才情超众,又因他与同为戏剧大家的莎士比亚同年离世而觉得奇妙莫名,但是谁知道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呢.汤显祖在广东古徐闻县不长的时间留下的教育财富,让当地年轻学子明清两代受益,他兴学的成功之处给当今的教育改革以不少的启迪.
上页 1 2 3 ... 249 25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