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宁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中国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美誉,但很不幸运的是,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戏剧艺术家并没有在世界文坛获得充分的认可,原因很简单:世界文坛一直被西方文学及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所把持。关于汤显祖剧作的文学批评的英语论文及专著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大胆地做出创新性的努力,来诠释分析其著作《牡丹亭》中的主题含义及戏剧技巧,以期在全球语境下给与这位伟大的中国戏剧家以应有的地位。 《牡丹亭》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牡丹亭》自从被搬上中国戏曲舞台之后已经被改编为众多版本。该剧神奇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既不是纯粹的喜剧也不是纯粹的悲剧,而是一部悲喜剧;在于它探究了剧中人物尤其是杜丽娘的深层次思想,以及该剧以梦为框架的结构特征。梦其实就是幻想,它似乎要超越社会现实,但事实上传达了社会及人物心理的真实状况。因此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究该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而使得该剧对于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该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梦幻起到了戏剧结构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梦通常反映本人独特的人格,更具体地说,反映了他心理的意识部分和无意识部分。根...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李砚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雅典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成就及影响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昆曲的保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Cultural Analysi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ony Pavil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作者:熊灵燕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它的情节、主题和语言都影响极大。问世四百年来在中国的舞台上久演不衰,震撼了多少青年女子的心灵,她们都为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命运洒下了一掬掬同情之泪。广陵(桂林)女子冯小青在忧郁而死之际,留下绝句一首:“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如此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应向世界推广。根据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将“目的”这一概念纳入翻译的理论),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主旨。翻译目的决定将要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怎样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能取得什么效果。我们发现,在不同翻译目的的指导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译者在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后创造出了不同的目的文本。然而,两个目的文本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各自的翻译目的。本文将努力研究翻译过程中的目的并介绍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本剧创作于明朝,即便是中国读者在理解文言文(尤其是其中的诗句部分)这一高度浓缩的语言上都可能有困难,外国读者就更不用说了。不可避免有许多内涵的东西因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无法欣赏,因此,对译者而言,最关键是要让译文能在使用的环境里起到人们正好想要它起到的作用。只有这样,外国读者才能对我们伟大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获得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牡丹亭》舆《杜麗娘慕色還魂》“萝”“鬼”情節分析
作者:谢旻琪 日期: 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介绍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无疑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所造成的风潮,可说是历久不衰。其中对於“情”的探讨,是《牡丹亭》最大的讨论主流。杜丽娘多情、反叛、梦病,继而殒命、还魂,汤显祖设计的这样横跨生死的凄美爱情,其“天地至情”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参观汤显祖纪念馆
作者:刘长江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欲赏遂昌美,汤公故地游。寻茶沾绿意,追梦展新猷。云绕千重秀,风清万古流。牡丹亭下韵,儒雅动春秋。
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看中西戏剧差异
作者:祁杰夫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世界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位戏剧家。他们的戏剧影响深远。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两部作品。本文对两位大师和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从而看到了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发展、信仰、价值观、处世哲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中西戏剧各自的精彩。
上页 1 2 3 ... 16 17 18 ... 41 42 4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