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走向及特点研究
作者:吕海波 日期: 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按照明代文学研究界的划分,明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段与段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的还会出现交错的现象。第一阶段,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实行了严厉的文学政策,对文学思想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学思想基本都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宋濂和方孝孺。这种文学思想被称为台阁文学,对后代文学思想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成为文学的主流思想,在永乐时期达到发展的
“流派芳千古 性灵照古今”--谈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作者:张业茂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 竟陵派的兴起较晚于公安派,它受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影响,但是对于公安三袁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主张的某些缺点和流弊也起了一定的弥补和纠正的作用。因为他们反对复古、主张创新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历来人们都把公安派和竟陵派相提并论。 竟陵派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期。他们所评选的《古诗归》十五卷和《唐诗归》三十六卷曾经盛行半个多世纪。清初的三大诗人之一——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说钟、谭“所撰《古今诗归》盛行于世,承学之士,家置一编,奉之如尼丘之
有所“吐”才能有所“纳”——“才、胆、识、力”作为诗人的心理结构
作者:童庆炳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诗言志"、"诗缘情"是中国古代诗学纲领。志,情,在古人的观念中并无根本区别。"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孔颖达)。情、志都属于诗人的主观世界。正是出于此,历代诗学都特别关怀诗人的心理结构。诗人的心理结构直接关系蓟诗歌创作的成败。袁宗道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叶燮说:"诗之基
新诗的意象艺术
作者:骆寒超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意象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已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在我国古典诗论里,意象这个术语已早在使用。胡应麟在《诗薮》里早就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里还具体地指出:“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在他们看来,意象是意与象的有机组合,意是心意,象是物象,
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作者:宋浩庆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到元明时代,主要由于封建制度趋于腐朽,资本主义萌芽滋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诗文,已经显示出它衰败的景象。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尽管明代李梦阳、何景明所谓七才子,“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明初“台阁体”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他们从篇章结构到句法词汇都要模拟的结果,却使诗歌创作丧尽生气。而就在这正统诗文陷于僵死的同时,一种新兴的诗体——散曲,却由于它内容的深厚、广泛,形式的新颍、活泼,表现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源流 轨度 纵横——徐祯卿《谈艺录》述评
作者:祝峰 日期: 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徐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是弘治七子的中坚人物。其诗作以风格秀朗,丰骨超然见称,与李梦阳、何景明鼎足而三;但终因境界不宽,涉世稍浅、间露模拟之痕,在明诗坛上地位不算太高。然而,他那篇仅两千言的《谈艺录》却在当时和后世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它备加称誉,就连以扫荡前后七子著称的钱谦益,也一反他对李、何诗说的鄙薄态度,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称之为“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壁”,“斯良工独苦者与”(《列朝诗集》)。清初标举“神韵”、海内风从的诗坛领袖王士祯也表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