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左传》与明代秦汉派后期盟主王世贞
作者:陈书录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中叶文坛上活跃着两个主要的散文流派:一是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和茅坤为代表的唐宋派,一是以李梦阳、何景明、康海和李攀龙、王世贞、宗臣等人为代表的秦汉派,或称七子派,他们的散文宗法先秦两汉,所谓"文必秦汉"(《明史·李梦阳传》),其中主要是师法《左传》与《史记》。
在文学复古之外——李颀、李攀龙两首七律的比较
作者:张广绍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如是说:"然而如果我们不带有这种成见来研究某一诗人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他的诗作中不但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富有个性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
兄弟阋墙转相亲:明代宗臣和吴国伦的文学论争
作者:顾国华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宗臣(1525—1560)和吴国伦(1524—1593)同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是明代文学社团“后七子”的重要成员。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认为明代的文人社团最大的特点就是相互“标榜之风,固然古已有之,然而于明为烈”。“后七子”也不例外,他们作“五子诗”,虽然是纪一时之谊,但客观上起到了相互标榜的作用,“至如王世贞于其集中标举生平交游,有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递推递衍,以及于四十子,而复于王锡爵与其弟世懋称为二友,则更见其标榜之私”(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当然,“后七子”同样具有明代文人社团的另一特点,即为了观点或才名而相互角力,甚至相互攻击。“后七子”中除了著名的李攀龙和谢榛的争论之外,宗臣和吴国伦也发生过比较激烈的论争。 一 宗臣,字子相,号方城,扬州兴化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改吏部考功,历稽勋员外郎,外补福建参议,迁福建提学副使,卒于官,年仅三十六。在郎署时,与谢榛、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等人交游唱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称“嘉靖七子”,亦称“后七子”。宗臣一生短暂,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内反权奸,外抗倭寇。
师古会心 别出新意——何景明《秋江词》赏析
作者:陈书录 日期: 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烟渺渺,碧波远。白露晞,翠莎晚。泛绿漪,蒹葭浅。浦风吹帽寒发短。美人立,江中流。暮雨帆樯江上舟,夕阳帘栊江上楼。舟中采莲红藕香,楼前踏翠芳草愁。芳草愁,西风起。芙蓉花,落秋水。江白如练月如洗,醉下烟波千万里。
《左传》与明代秦汉派后期盟主王世贞
作者:陈书录 日期: 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中叶文坛上活跃着两个主要的散文流派:一是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和茅坤为代表的唐宋派,一是以李梦阳、何景明、康海和李攀龙、王世贞、宗臣等人为代表的秦汉派,或称七子派,他们的散文宗法先秦两汉,所谓"文必秦汉"(《明史·李梦阳传》),其中主要是师法《左传》与《史记》。
深山曲路见桃花——徐祯卿《偶见》赏析
作者:同林,利民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这是明代诗人徐祯卿的一首七言绝句。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昌国,吴县人。少与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有"吴中诗人之冠"之称。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为"前七子"之一。任大理寺左寺副,因失囚,降为国子监博士。作品有《迪功集》、《迪功外集》等。
上页 1 2 ... 6 7 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