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清时期苏州名门望族“贵廉有耻”家风、家训传承
作者:吴蕴慧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家族的发展,一般都体现了家风、家训价值取向的深刻影响。明清时期苏州名门望族中,为官清廉、品德修洁且家风谨严的,莫过于以王鏊为代表的莫釐王氏家族、以王锡爵为代表的太原王氏家族、以潘世恩为代表的大阜潘氏家族和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常熟翁氏家族"四大家族"。"四大家族"的成功与兴旺,均离不开醇厚严正的家风、家训的指引,尤其是注重"贵廉有耻"门风家范的传承,即诗礼传家以守廉、勤俭持家以养廉、积德行善以促廉。
太仓太原王氏家风及其对王锡爵的影响
作者:吴蕴慧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苏州太仓太原王氏家风醇厚,具有持身之洁、宽厚行善的特点,家族长辈尤其是王锡爵的父母能言传身教、"秉德于乡"。王锡爵为人、为官、品德、修养深受醇厚严明家风的影响,躬行节俭、持身廉洁,读书明义、清正刚直,敦睦仁孝、知足善施。王锡爵在家风家教的引领和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太原王氏一以贯之的严明家风也为娄东文化注入了一股廉洁向善、宽厚和合的清风正气。
析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作者:陈书录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尽管李攀龙的创作个性“粗毫诞率”(王夫之《明诗选》卷五),但他有时还神往“迹藏于思”的妙境(李攀龙《与许殿卿书》)。如果将“迹”视为诗歌意象转换的轨迹,那么,“思”便可以看成诗中的情思。《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中意象转换的轨迹便蕴藏于诗人情思流转的脉络之中。诗中的情思,一言以蔽之:“怜”,即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徐霞客《芙蓉秀发》赏析
作者:孙豹隐,张书省 日期: 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把华山比作芙蓉,不是《游太华山日记》作者的发明。徐霞客只不过是沿袭古人之意花样翻新而已。“西上莲花峰,迢迢见明星。索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如此妙喻便出自诗仙李白之手。稍后一些的晚唐诗人韩愈在其《玉井》诗中活脱出“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莲”的句子。至于诸如刘得仁(唐代诗人)咏华山句“当秋倚寥泬,人望似荚蓉”;李攀龙(明代诗人)赞华山诗“莲花直扑青天色,玉女常含白雪
明人汪道昆对朝鲜影响初探
作者:马菁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汪道昆,明代文学家、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在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文坛,汪道昆作为徽州地区名闻遐迩的文人学士,他甚至被人视为与当时的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王世贞并驾齐驱而主持坛坫的一名文界主将。他在军事方面颇有才能,与抗倭名将戚继光为知交,在文学方面声名远扬朝鲜。
笔墨形式的独立展现--董其昌绘画艺术赏析
作者:木石 日期: 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明代后期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为晚明时期书坛与画坛最有影响的领袖人物。 其时,由程朱理学而至陆王心学的盛行,促成了新的人文环境的形成,陆王心学常以佛典内容为自己的立说助力,客观上推进了禅宗一脉在文人士大夫群中的普及,李贽虽然没有像王阳明那样形成自己从理论到修为的学派体系,但他把禅宗不羁物欲而求大自在的精神泛化于他的日常起居、言行、诗文中,并影响了一大批人,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董其昌便是在这种风气和影响下,走上艺禅不二,进达通域的文学、艺术道路
上页 1 2 ... 6 7 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