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互文性的翻译——以《牡丹亭》的英译为例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刘思思
【期刊名】
【内容提要】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缘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女批评家、符号学家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有关互文性的界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说,以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先前的、当前的以及未来的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从来不是自给自足的,文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和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以吉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为代表提出的狭义互文性则是指一个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代表人物诺曼·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提出的显性互文性的概念,描述的便是这种狭义的、文本间的、语篇层面的互文关系,常见的几种显性互文形式包括引用、用典、戏拟等。互文性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存在契合之处,而翻译实践中译者也确实会面临处理具体互文指涉的问题。由此可见,将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不仅可行也有其必要性。 本文旨在对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对镶嵌在文学作品中显性互文指涉的英译进行实例分析,尝试概括出翻译策略。本文主要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例分析中则选择了对比分析的方法。本文的实例分析对象是明清传奇《牡丹亭》,该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汤显祖尤其擅长引经据典,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显性互文指涉。为考察文中显性互文指涉的英译,本文作者选择了传播较广的、影响较深、译入效果较好的白芝(Cyril Birch)与汪榕培的两个译本作为分析对象,在引言、用典、戏拟三个分类下考察译者处理显性互文指涉的翻译策略,并评析两个译本的得失。经研究发现,翻译的本质及翻译过程本身具有互文特点,且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显性互文指涉的识别、阐释和转换将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实例分析发现,白之的译本在字面上紧贴原文,部分译文稍显生硬,多采用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汪榕培的译文准确,语意连贯,多采用意译、省译、文内加注的翻译策略。由此可见,互文性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者间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年份】2016
【页码】
【期号】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