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改本研究

最后更新:2022.10.30来源: 暂无 点击数:3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赵天为  

【关键词】 戏曲选本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折子戏 

【期刊名】

【内容提要】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自问世起,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家传户诵,搬演不衰。但在令人瞩目的传播历程中,《牡丹亭》并非维持原貌,一成不变。相反,它始终与不断的改动相伴随。从文人到曲师到伶工,以及当代的编剧、导演,每一位改编者都注入了不同的艺术倾向,投射出时代审美的折光;从主题思想到情节结构,从曲文曲律到宾白科诨,从角色行当到穿关道具,全方位多角度的改编使《牡丹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因而一部《牡丹亭》的传播史就是一部被不断改动的历史,对《牡丹亭》改本的梳理和研究,是《牡丹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包括全本、曲谱、舞台演出本在内的《牡丹亭》改本的详细考察,力求勾勒出改本系统更加清晰、完备的轮廓,并通过对《牡丹亭》各类、各个改本成败得失的分析和甄别,为当今戏曲舞台上的名著改编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综述《牡丹亭》问世以来的剧坛盛况,勾勒《牡丹亭》改本产生的背景。其次,介绍《牡丹亭》改本的概况,并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最后,回顾前辈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阐述本文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的设想。第一章:明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研究。以明代文人为改编主体的《牡丹亭》全本改本包括沈璟、臧懋循、徐肃颖、冯梦龙、硕园诸家,他们进行改词就调的不懈尝试,不惜大规模删改汤显祖的原著,以期解决《牡丹亭》不易歌唱、不利搬演等方面的缺憾。但由于损害了原著的曲意,受到大量批评,改本无一搬上舞台彻底宣告了改词派的失败,但也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教训。第二章:清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研究。虽然清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创作主体依然是文人,但关注点转移到了政治方面,无论是借《牡丹亭》寄托自己的理学理想,还是对《牡丹亭》的违碍之处进行删改,都体现了改编者身处清代文网下的精神扭曲。对原著精神的背叛使之被评论家嗤之以鼻。第三章:曲谱中的《牡丹亭》改本研究。曲谱中的《牡丹亭》改本创作主体是精通音律的曲师。他们以保持汤显祖原词为宗旨,取得了改调就词的创新成就。其中格律谱和清宫谱以汤显祖原本为改订对象,创制集曲、厘定曲牌,不改原词,从音律入手解决了《牡丹亭》的失律问题,因而受到大力的推崇。戏宫谱则以梨园演出本之“文”,谐清唱派曲谱之“律”,为规范《牡丹亭》的演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舞台上的《牡丹亭》改本研究。古代舞台上的《牡丹亭》改本主要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其改编主体是参与梨园演出实践的艺人。他们在舞台表演上精益求精,通过情节、曲白、科诨等诸多方面的增饰删改,突显原著的精神意趣,使之成为《牡丹亭》的舞台经典,至今盛演不衰。当代的《牡丹亭》改编者应该借鉴前人的改编经验,力求创作出当代的《牡丹亭》经典。结论:《牡丹亭》的改编有三类,改词,改调,改表演。每一类改编都有其可取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是,突出原著的精神意趣,尽量维护原著的优美文辞,是改编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适应舞台、把握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点,则是当代戏曲名著改编能否获得肯定的重要因素。

【年份】2006

【页码】

【期号】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