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首经典传唱曲目谈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类型】期刊
【作者】 黄诗箴
【期刊名】教育界
【内容提要】 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广袤土地,是植根于世俗乡野,土生土长的古老艺术形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国以后,凤阳花鼓主要以舞蹈为表现形式,尤其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得很多人误以为凤阳花鼓只是一门舞蹈艺术。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是一首皖北民歌,又称《凤阳歌》。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 一是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安徽花鼓又称为“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一有灾情,老百姓便四处逃荒、沿路乞讨,其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又称凤阳花鼓。 二是说它来自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了这首歌(词与本首民歌基本相同,故略),并被称为《凤阳歌》;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
【年份】2012
【页码】37-38
【期号】第6期
【获取全文】 文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