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诠释学视角下修辞手法翻译研究——以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为例
作者:刘翔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1368-1664)伟大的戏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牡丹亭》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许多戏曲家,包括洪昇(1645-1704)和孔尚任(1648-1718)都受到这部伟大剧作的影响。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这部戏剧的文学性。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忽视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例,从诠释学的视角分析了汪译本中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将修辞手法分为6类,即联系类修辞、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侧重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每类包括若干修辞手法。为使研究更加可信,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翻译。分析过程中使用定性分析法,同时,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必要时使用文本比较法,引入白之译本及张光前译本与汪译本进行比较。诠释学认为,翻译经过四个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在信任这个步骤,译者相信原文本言之有物,在侵入这个步骤,译者理解原文本,在第三个步骤,即吸收,译者引进原文本的意义和形式,在第四个步骤,译者在译文中进行补偿,恢复原有的平衡。研究发现,汪教授相信原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言之有物,需要翻译,并正确理解了这些修辞手法传达的意义,把修辞手法表达的意义传递到译文中。他把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及侧重类修辞的形式很好地传递到译文中,而联系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的形式则未传递到译文中,可见汪教授在翻译过程补偿这一步骤做得不够,就修辞手法而言其译文不如原文。本研究的启示在于,翻译时译者不能忽视翻译过程中诠释学的任一步骤,不仅要再现原文本的意义,也应再现其形式。只有这样,译本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才能传播到国外。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