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代山东作家研究
作者:周潇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史上,山东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可谓源远流长、内蕴丰厚、成就卓著。明代诗文作家从地域分布来看,除南方的江浙和闽粤地区外,位于北方的山东也异常引人注目。一是作家数量众多,二是大家名家辈出,出现了边贡、李开先、冯惟敏、李攀龙、谢榛、于慎行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坛领袖或巨匠。 洪武至弘治初的一百三十年,是山东文学相对沉寂的时期。明初三朝的七...
谢榛与李攀龙“绝交”始末辨析
作者:周潇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谢榛被削名“七子”和与李攀龙的所谓“绝交”是后七子内部的一桩著名公案。五百年来一直为文学史家所关注。其始末缘由虽众说纷纭,但历来同情谢榛者为多,以为李攀龙等人党同伐异、欺凌布衣,继而大张挞伐。事实上,李、谢的决裂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其中的是非恩怨十分复杂。根源则在于以“山人”身份干谒的谢榛倔强自负,与诸子时起冲突,又二三其德,作出了一些不够光明磊落的举动,遂激起众怒,李攀龙最终贻书示绝。但实际上,此后诸子与谢榛之间的交往并未中断,李、谢之间还多有书信诗歌往来。
李先芳与“后七子”公案辨诬
作者:周潇 日期: 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明中叶第二次诗文复古运动中,李先芳参与的时间要早于李攀龙之外的其他六人,且有引介王世贞之功,可谓诗社先驱,却名不在"七子"之列,而被置于"广五子"之中.此事作为一桩公案被钱谦益等人借为攻击后七子的口实而加以渲染.事实上,所谓李先芳的被摈弃,有外部时空条件的限制:加入刑部诗社后不久即离京外放,在七子集团形成之前未参与活动;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是诗文创作才力不逮,二是为人轻薄放浪,对诗社态度迟疑动摇,而并非李攀龙等人有意摈之.李先芳诗名藉甚却成就不高,然也有不少诗思秀发之作,亦齐鲁间一才人.During the second poetic restoration movement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Li Xianfang failed to be regarded as Hou Qi Zi, despite his earlier participation than others except Li Panlong. So it became the excuse for some people to verbally attack the Hou Qi Zi. In fact, no sooner had he joined the poem society than he left Beijing. Therefore, he didn't take part in any activities before the group of Hou Qi Zi took shape. In addition, his failure to become the core member of the society was due to his unsatisfactory works and wavering attitude towards society, rather than purposed excluded by Li Panlong and other members.
论“历下诗派”
作者:周潇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的前后七子中,边贡和李攀龙均为历下人,在其同乡中形成了一批追随者,他们的活动年代与复古派同时,在当时的文坛上,被目之为"历下诗派"或"济南诗派"。它只是一个在乡邦之谊基础上由地域诗人群体而形成的较松散的派别,其乡党意识较强而流派意识较弱,因此,历来对其发展概况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其成员构成更缺乏明确的界定,兼之明末清初对李攀龙等人的偏见与攻讦,更使其遭遇冷落。因此,对"历下诗派"的发展脉络予以界定,从文学宗尚和与边、李的关系上对其成员构成进行发掘与辨析,是很有必要的。
李攀龙律诗地位辩正及其成就简论
作者:周潇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作为明代"后七子"派复古运动的领袖和文坛主盟,李攀龙身后毁誉参半,攻讦不休。其诗歌的突出弊端在于乐府诗的剿袭与剽窃,然而瑕不掩瑜,其七律七绝可谓高华矜贵,直接盛唐,呈现出雄浑峻洁,风神高迈、深远高华,风骨内含、语近情深,沉著意真、拟议变化,出神入化的鲜明特征,也带有格调辞意,不胜重复的弊端。
李攀龙对明中叶山东诗坛的影响
作者:周潇 日期: 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李攀龙是继边贡之后的又一位山东籍文坛巨匠,作为"后七子"诗社领袖,他对嘉靖后期山东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通过结识志同道合的山东进士,推动了第二次复古运动的诞生;二是积极奖誉揄扬济南同乡,促进了"历下诗派"的兴盛;三是一批私淑瓣香或交往唱和的文人士子宗尚其主张,壮大了复古力量,扩大了复古运动的影响。最终在嘉靖后期诗坛上,一批优秀的山东诗人崭露头角,绽放异彩,也使山东在北方诗坛的地位日益显要。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