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京剧净行的传承与教学思辨
作者:苗瑞珉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净——可以追溯至唐代的参军戏。发展至宋元南戏、元杂剧时期,其名称通常被认为是以喜剧元素见长的宋杂剧、金院本中副净角色演进而来。民国之后,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脸(副净)、武花脸(武净)三类行当的形成,推动了整个京剧净行的发展进程,拓展了京剧武戏的发展新空间。本文以剧目课教学为视角,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与解读京剧净行与本科剧目课教学的联系与思考。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积累和课堂教学创新,使京剧净行剧目课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凸显出以美育人、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戏曲艺术传承的重心在于学校教育,戏曲教育立足于教师们“口传心授”和拜师收徒等传承方式的同时,需要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大力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戏曲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根据戏曲教育发展规律,通过研究和总结老一辈艺术家的文艺精髓对现代艺术教育的有利方面,融合自身舞台实践和教学认知等,完善净行剧目课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文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对当前京剧净行及净行教学两个方面的文献材料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关于京剧净行的传承与发展,从历史发展脉络和师承关系方面阐述了京剧净行流派的形成;再从金少山、裘盛戎、郝寿臣、袁世海四位京剧表演大师的生平及流派风格介绍了铜锤花脸唱腔风格的流变与融合以及架子花脸表演特点的创新与发展。第三章是针对京剧净行在本科剧目课教学中的设计分析,其中总结与论述了净行剧目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并从基础教学的程式性和开蒙戏的选用两个方面解读了净行与剧目课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再从教学目标的评价与考核标准的反思角度对净行在剧目课教学评价中的思考方面提出建议。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