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梨园戏滥觞于宋元,作为“在古乐南音的地域声腔基础上,汇聚了唐参军戏、五代歌舞、宋百戏等戏曲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土生南戏。”\'(1)\'它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全国仅存的合三流派、单一传世的古南戏遗响,它没有重蹈印度梵剧或希腊悲剧的覆辙,而是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宋元戏文和艺术表演,被郭汉城认为是“中国文化之大幸”[2]。《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演出率与流传率最高的经典名剧,据目前所遗资料,最早刊本应为珍藏于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和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明嘉靖本(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自祖本明嘉靖本《荔镜记》始,其后的清顺治本《荔枝记》(1651)、清光绪本《荔枝记》(1831),以及当代蔡尤本口述本《陈三》、华东会演本《陈三五娘》五大版本一脉相承、丰赡璀璨,促使海内外不少学者对《陈三五娘》产生了极大兴致,如英国牛津大学的龙彼得(Pier van der Loon)教授、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著名法籍汉学家施舟人(Krietofer Schipper)先生以及台湾学者陈香、施炳华、陈益源等人均仔细爬梳于《陈三五娘》被历史封存的珍稀文献资料。大陆学者黄科安、朱双一、潘培忠等人也将目光投注于国家级非遗“陈三五娘”故事的学理探研,其研究可谓方兴未艾。
描述:梨园戏滥觞于宋元,作为“在古乐南音的地域声腔基础上,汇聚了唐参军戏、五代歌舞、宋百戏等戏曲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土生南戏。”\'(1)\'它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全国仅存的合三流派、单一传世的古南戏遗响,它没有重蹈印度梵剧或希腊悲剧的覆辙,而是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宋元戏文和艺术表演,被郭汉城认为是“中国文化之大幸”[2]。《陈三五娘》是梨园戏演出率与流传率最高的经典名剧,据目前所遗资料,最早刊本应为珍藏于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和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明嘉靖本(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自祖本明嘉靖本《荔镜记》始,其后的清顺治本《荔枝记》(1651)、清光绪本《荔枝记》(1831),以及当代蔡尤本口述本《陈三》、华东会演本《陈三五娘》五大版本一脉相承、丰赡璀璨,促使海内外不少学者对《陈三五娘》产生了极大兴致,如英国牛津大学的龙彼得(Pier van der Loon)教授、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著名法籍汉学家施舟人(Krietofer Schipper)先生以及台湾学者陈香、施炳华、陈益源等人均仔细爬梳于《陈三五娘》被历史封存的珍稀文献资料。大陆学者黄科安、朱双一、潘培忠等人也将目光投注于国家级非遗“陈三五娘”故事的学理探研,其研究可谓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