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失传元杂剧《秋夜蕊珠宫》本事新考
作者:胡颖,王登渤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代庾天锡的杂剧<秋夜蕊珠宫>今已失传,前辈学者严敦易等曾致力于此剧本事的发微,有成果问世.但其观点多有争议,难成定论.本文通过对元曲、话本小说等文献资料的考订、爬梳,又有所获:<秋夜蕊珠宫>之本事乃为史籍中所载"王子高遇芙蓉仙"之故事.联系元散曲等资料,此故事在元代流布甚广,庾天锡即以此题材创作杂剧.
观音戏曲集
作者:吴新苗,胡叠辑校 日期: 2014.0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收录中国传统戏曲中涉及观音故事的剧本15个(其中四个只选部分相关曲目),计二十万字。观音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中国社会观音崇拜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观音故事戏曲。观音故事戏曲从内容上分成两类,一类是观音本生故事,即演述观音成为菩萨之前学佛证果的故事;一类是观音应身故事,即观音证果之后,以各种化身点化、救度凡人的故事,显示观音无上的法力和救苦救难的佛心。《观音戏曲集》收录了现存的所有杂剧、传奇体裁(即曲牌体)的观音故事戏曲;清乾隆以后地方戏兴盛,其中有众多民间观音戏曲剧本,本书则仅收录了京剧的《大香山》《大锯缸》作为这些地方戏(板腔体)的代表。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
作者:谢柏梁 日期: 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的悲剧理论却仍然掩藏于历史深闺之中,人们很难领略到这位大家闺秀的"三春好处"。细心的学者可能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领悟到一些宫调与悲情的邂逅之感;可能会从高则诚"乐人易、动人难"的真实告白中,把握到某些《琵琶记》的苦趣;还可能在钟嗣成的《录鬼簿》中,在对剧作家们的豁达凭吊中感受到一些苍凉的意绪。但是人们最终还是感到失望,元代终究没有出现蔚为气候的悲剧观念。蒙元黑暗社会之后的明代人,的确有一种躬逢明世的感觉。迟迟不出的中国悲剧观也应运而现,在理论的后花园中展示了其娇好的体态资质。这便是山徐渭,祁彪佳、陈洪绶和卓人月等戏剧家们共同呼唤而出的一轮明月——怨谱说。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