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基于概念整合的《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认知文体学分析
作者:阎浩然 日期: 202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认知文体学是文体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将认知语言学与文体学研究结合起来,探索语言、认知与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认知文体学的重要理论工具,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CBT)在认知语言学中出现得相对较晚,但它对概念隐喻理论提供了重要补充。概念整合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人类最为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它不仅涵盖了以往研究所聚焦的隐喻现象,还为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概念整合理论还与文本世界理论以及戏剧符号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种理论间的关联在认知文体学中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发掘。此外,目前的认知文体学领域亦缺乏针对戏剧文本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古典戏剧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CBT为理论基础,探索CBT与文本世界理论和戏剧符号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构建认知文体学的戏剧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中西戏剧史中两位杰出作家的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体分析,探究两部作品的文体特征,挖掘戏剧语言背后的社会认知方式,以期更为系统地揭示为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戏剧特质及其认知结构。在分析框架的构建方面,本研究做了如下探索。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当前的概念整合理论研究在宏观上有两种发展路径,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和概括化(generalization)。本研究从这两种路径出发,进一步完善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戏剧文本的特点,从认知文体学角度构建适合戏剧文本的CBT分析框架。针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语境化研究范式与文本分析脱节的问题,本研究以文本世界理论为语境化的基础,通过将概念整合理论与文本世界理论相结合,使语境成为理论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增强了其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解决了文本世界理论中现存的一些缺陷,如世界的层级性和方向性问题。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概括化研究范式方面,本研究聚焦于通用整合模型(Generic Integration Templates),将其与戏剧符号学相结合,用于解释概念整合网络在长期的社会文化活动中所固化形成的戏剧认知模式。本研究对戏剧文本的认知文体学分析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在语境化层面,我们首先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四种世界互动方式进行分析:语篇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动、文本世界与次级世界的互动、文本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互动、语篇世界与次级世界的互动。我们进一步区分了世界内部的构建和世界之间的构建。世界内部的构建有三个维度:指称性、时间性、功用性。世界之间的构建包括三种本体空间:现实空间、戏剧叙事空间、戏剧活动空间。借助以上多层次的分析,我们对两部戏剧在宏观形式、现实空间、戏剧叙事空间、戏剧活动空间和人物塑造这五个方面所体现的文本与戏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概括化层面,本文系统分析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通用整合模型。基于对戏剧符号学研究的反思,我们把通用整合模型分为四类:基于象似性(icon-based)的整合模型;基于指示性(index-based)的整合模型;基于象征性(symbol-based)的整合模型;篇章层面(discursive)的整合模型。基于象似性的整合模型在戏剧文本中涉及两种情况:舞台指导(stage direction)与台词之间的映射整合、舞台下(off-stage)的整合。基于指示性的整合模型特指有舞台上(on-stage)人物参与的整合。基于象征性的整合模型侧重于剧作家的非常规化戏剧语言使用中的整合。篇章层面的整合模型则关注宏观篇章结构中的整合。此外,根据整合模型在戏剧中所体现的两个维度——戏剧前景化和概念距离,我们还从戏剧的舞台活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对文本所呈现的戏剧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的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两部戏剧在戏剧性、现实性、叙事性和人物塑造这四个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戏剧维度看:(1)《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性在整体上较《牡丹亭》更为突出。后者对戏剧性和现实性的构建更为平衡,而前者的戏剧性明显强于现实性。(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正式演出较舞台排练涉及更多的概念冲突,而《牡丹亭》正式演出中的概念融合较舞台排练更突出。(3)《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戏剧性的构建集中在语言层面上的感官性表达,而《牡丹亭》更倾向于与观众建立基于现实的共情。我们认为,莎士比亚对于演出戏剧性的强调体现了当时的英国剧作家对于戏剧商业价值的依赖,汤显祖则更关注戏剧在表达个人情感、政治观点和信仰方面的作用。第二,从现实维度看:(1)尽管《牡丹亭》对现实性的构建较《罗密欧与朱丽叶》显得保守,但两部作品对戏剧的娱乐性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有着类似的关切。(2)《牡丹亭》更关注现实世界本身,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倾向于把现实世界和宗教、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三,从叙事维度看:(1)神话传说和自然世界是两部作品共有的叙事基础。(2)莎士比亚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呼应了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环境,而汤显祖对物质世界的回避则间接反映了彼时中国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限制。(3)《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构建较《牡丹亭》更倾向于以展望未来的视角进行,而后者更多采取回顾过去的视角。(4)《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叙事世界较《牡丹亭》更突显概念冲突,而《牡丹亭》更多体现为概念融合。(5)《罗密欧与朱丽叶》强调戏剧人物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而《牡丹亭》侧重戏剧人物自身的身份构建。第四,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各具特点。具体而言:(1)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比男主人公更倾向以积极展望的视角来构建世界和爱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英国社会对女性所持有的一种相似的典型形象:喜欢期待和幻想。(2)《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的角色构建主要局限在叙事层面,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男女主人公的角色构建则超越了爱情叙事,起到了增强戏剧效果、实现与观众互动的戏剧舞台功能。(3)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在世界构建方面所共有的凸显性隐含了彼时的英国和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男权主义传统。(4)《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在世界观和爱情观方面均倾向于展现社会规约性和传统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男女主人公则强调规约和冲突的共存。(5)柳梦梅同等地看重名利和爱情,而杜丽娘更侧重爱情;罗密欧的爱情观较朱丽叶掺杂着更多的宿命特征,但他们爱情观的复杂性与命运观是一致的。基于以上的微观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两部戏剧在宏观层面表现出以下倾向。(1)在戏剧性的构建上,两部作品在戏剧活动上(如彩排/表演和观众接受方式)所体现的不均衡性可归结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剧作家不同的创作背景和意图。(2)在叙事性上,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如戏剧的和解性和冲突性)反映了剧作家的个人偏好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3)在现实性上,两位剧作家的主观意图对现实世界的构建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4)而在人物塑造上,两部戏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情差异性均较为突出,折射了存在于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更深层的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因素影响到整个戏剧系统的形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本研究在理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本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概念整合网络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其语境化和概括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涵。第二,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理论之间的互补性和兼容性:一方面,本文对概念整合理论与文本世界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探索;另一方面,本文也对戏剧符号学与概念整合理论的结合做了初步的尝试。第三,本研究构建了自己的戏剧文本的认知分析框架,丰富了戏剧文体学研究的理论工具。本文在应用方面主要有四点贡献。第一,本研究所提出的针对戏剧文本的认知文体学分析框架可被推广到更广泛的戏剧文本分析中。第二,本文对两个完整的戏剧文本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度文体分析,提炼出概念整合网络的分布模式,较以往的汤剧和莎剧分析更为全面系统。第三,本文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认知文体分析不仅为这两部戏剧的传统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认知语言学与戏剧研究的融合。第四,基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案分析,本研究所形成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也为今后的中西戏剧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