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与元杂剧《灰阑记》之比较
作者:马玉倩 日期: 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兴起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经过长期的发展,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简而言之即各种文学关系,尤其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关系。旨在探讨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历史、现状和可能性。本文将从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中国元代剧作家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进行比较研究。“二母争子”的主题在许多中西方经典中皆出现过。《灰阑记》作为元杂居“包公戏”中经典一则广为流传,后传至欧洲。布莱希特所作的《高加索灰阑记》正是收到了前者的影响。布氏借用李之《灰阑记》的故事框架,赋予这一古老故事新的灵魂。然布莱希特与中国的渊源并远不止如此,他对中国的舞台艺术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在中国古典戏剧表演中已经存在了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他十分推崇中国诗人白居易,墨子和道家的老庄哲学也在《高加索灰阑记》中有所体现。两部作品,皆是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后者更隐含其政治愿望和态度。布莱希特对中国事物的接受,凭借的是批判性的选择,因此他将中国《灰阑记》的主旨反其意而用,以通过戏剧实现他的教育目的。同一主题,由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两位剧作家分别演绎,诠释的主旨却大相径庭。在李氏之灰阑记中,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布莱希特反其道而行之,更加注重母性的社会意义,将母爱与血缘分割开来,主要人物也被赋予了其阶级特性,值得深思。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接受研究、比较文化等研究方法,结合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相关理论,分析两部作品中文学现象之异同,着重通过对“异”的分析研究布莱希特对中国《灰阑记》的改作。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