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重新体会古人也曾面临的挑战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培凯文集《赏心乐事谁家院》分三册,分别为《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图为《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 学者郑培凯治学40余年,研究课题围绕晚明以来中国文化所经历的波折。近日,他将过去十数年所写学术随笔结集,收录其读书思考心得
宝刀未老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郑培凯 上海昆剧团建团四十周年,邀请我去参加纪念活动,主要是在研讨会上发言,附带观赏晚上在上海大剧院的昆曲演出。研讨会上学者专家各抒己见,固然精彩中肯,甚至有独到之处,都在预料之内,掌声也都“发乎情而止乎礼”。接着两个晚上的传统折子戏演出,却精彩万分,演员在台上忘情投入,像苏轼写《百步洪》进入
苏东坡游赤壁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法长卷《前赤壁赋》(局部) 【说文谈史】 在浙江大学给同学们讲《前后赤壁赋》,问他们都读过苏东坡的作品吗回答是,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前赤壁赋》,所以都会背诵;《后赤壁赋》没仔细研读过,只是随意翻阅,知道个大概。我就说,太好了,人人都熟悉《前赤壁赋》这篇作品
曲终人不散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史遗痕】 苏州有个九如巷,就在十梓街偏北,这里出了一家人,十个姐妹兄弟,个个精彩,最有名的是前头四个姐姐。大姐张元和,酷好昆曲,嫁给民国时期昆曲第一小生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北京昆曲小组最重要的“家庭妇女”;三姐张兆和是沈从文惊为天人的追求对象,还惊动了胡适前来说合
雅言与俗语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小时候读《水浒》,第一次见到“筯”这个字。初见之时,还不认得,觉得这个字颇奇怪,是“筋”字多一横。按照上下文,也就猜到“筯”便是筷子。让我清楚记住这个“筯”字的情节,是王婆贪贿说风情,西门庆到潘金莲处幽会,饮酒作乐之际,故意把一双“筯”拂到地面,然后假装拾筯,趁机捏了一把潘金莲翘起的小脚。
雅言与俗语
作者:郑培凯 日期: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小时候读《水浒》,第一次见到“h”这个字。初见之时,还不认得,觉得这个字颇奇怪,是“筋”字多一横。按照上下文,也就猜到“h”便是筷子。让我清楚记住这个“h”字的情节,是王婆贪贿说风情,西门庆到潘金莲处幽会,饮酒作乐之际,故意把一双“h”拂到地面,然后假装拾h,趁机捏了一把潘金莲跷起的小脚。 这
上页 1 2 3 ... 5 6 7 ... 14 15 16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