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
以“社会剧”界定关汉卿公案戏 ——从元杂剧《窦娥冤》谈起
-
作者:宗世龙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公案戏是元杂剧主要类型之一,多以清官断案作为解决戏剧矛盾的方式,因此"反映元代黑暗社会,呼唤廉洁的政治"成为定义公案戏内涵的通用语,关汉卿创作的四部公案戏亦然。在西方戏剧理论界出现了以社会剧、问题剧辨别戏剧作品类型的二分法,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与普遍人性在戏剧创作中的辩证关系。以此理论反观关汉卿公案剧可以辨析出后世对公案戏已约定俗成的偏见,进而探析出公案戏的真实面貌。
-
戏曲中包公的"凡人"形象分析——以元杂剧《陈州粜米》、京剧《铡美案》为例
-
作者:唐瑀
日期:
202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包公戏由宋元时期一直延续至今,除却戏曲还有电影电视剧等新艺术形式.公案戏中,大多以奸情人命为主.案件一般以清官出面、鬼魂示警、豪侠相助等手段解决,最终迎来大团圆结局,包公戏也多是如此.本文将包公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为例,结合版本流变、创作背景和人物形象分析,通过上述三方面来探讨戏曲中包公的"凡人"形象,总结其特点及成因
-
元杂剧之公案剧研究
-
作者:王亚丽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元杂剧之公案剧是公案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所谓公案戏,就是以描写政府行政司法长官,依据法律审理民间刑诉案件为内容的杂剧。三十三篇公案剧中的奸情案、欺男霸女案、财产纠纷案、谋财害命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学形态、人物形象塑造的得失,作家的心态、剧本文学与舞台演出及用来显示的手法和获得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公案剧中涉及的儒法文化与鬼神文化思想,让我们看到清官断案时大都遵循了“礼法并用”、人情大于法意这一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公案剧中鬼神因素的大量描写,都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源和民众心理因素。在11种包公戏中,包公的清廉无私、刚毅正直,机智善断是主要方面,同时我们又能看到他世故圆滑、幽默风趣、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对于公案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公案剧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的文学、法律及伦理道德的关系。
-
元杂剧判词研究
-
作者:李丽平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元杂剧是古代艺术瑰宝,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剧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对这些文化遗产,前人或侧重研究作家、作品,或偏重探讨剧作的音韵、格律,却很少有人关注部分剧本末尾的判词。这些判词内容冗长,单纯从文学的角度难以解释,但它们是对古代法律文书的模拟,借助于法律来探讨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切入,运用法律来解读剧本判词,从而加深对剧本的理解。按照这个思路,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确定元杂剧判词的版本。元杂剧是流传在民间的文学样式,除《元刊杂剧三十种》外,现存选本都是出自明人之手。将这些明选本与《三十种》相比,发现明刊本中的判词并不是明人自创,且《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中的判词和《古本戏曲丛刊四集》的差异较小,内容更加完整,所以可以将《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作为依据。元杂剧判词是一种文学创作,其产生既与前代技艺有关,也受当时法制发展水平的影响。剧中判词和实际判词相比,具有明显的文学性,但也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第二章横向梳理元杂剧判词的内容,这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本章首先研究判词中的刑罚,考证剧中刑罚的现实依据、与实际法律的异同,并阐明出现差距的原因;其次探...
-
谈元杂剧《魔合罗》的道具运用
-
作者:黄士吉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古典戏曲历来有善于运用小道具的优良传统。道具,本是现代戏剧文学中常用的术语,元代杂剧称之为“砌末”。砌末在元代公案戏中往往是破案的线索,而在爱情戏中则是作为信物出现的。这种砌末虽然很小,又不能说话,但它在戏剧结构中却往往起着“贯串”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砌末在某些剧中是不可或缺的结构因素。元剧作家孟汉卿的公案戏《魔合罗》的道具运用,就是极有特色的。《魔合罗》中的砌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