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论悲剧性的消解——从元杂剧《介子推》到清传奇《介山记》
作者:陈颖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戏曲传播是介子推故事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元代狄君厚的杂剧《介子推》和清代宋廷魁的传奇《介山记》均演"介子推"故事。由于改编者的时代不同,故事所赋予的主题思想也就不同,虚构的情节也大相径庭,剧本所折射的时代特色也不同。
执着与和解——20世纪美国汉学界元杂剧悲剧美学讨论
作者:李玉辉,潘明军 日期: 202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美国汉学界的元杂剧研究中,元杂剧有无悲剧的问题是其研究的一个侧重点。与欧洲研究者不同的是,美国学者能跳出欧洲推崇悲剧的传统,不以是否符合西方古典悲剧标准来评判元杂剧。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汉学界的元杂剧悲剧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祖克等认为元杂剧中没有悲剧但有悲剧元素的存在,到韦尔斯等提出的元杂剧剧目中有与西方表现形式不同的悲剧,再到海登、夏颂等提出的元杂剧评论不宜以西方悲剧概念为标准。本世纪以来,美国汉学界对元杂剧悲剧性的多元化评论表现出其对东方古典戏剧的接受及东西方戏剧审美的和解。
试论元杂剧悲剧的鉴别标准
作者:张丹飞 日期: 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对元杂剧中的悲剧究竞有多少,有哪些,学界历来看法不一。笔者认为,鉴别一个剧是否是悲剧,当然首先必须要看它是否符合悲剧的定义,即“悲剧是对戏剧中主人公以幸福和生命为代价,为克服生存危机所做的失败的努力或对超常磨难的承受的展示。从而唤起审美主体惊惧、反思、振奋或崇高的审美感受”,是否具有较为强烈的悲剧精神。以此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又订立几个硬件做标准:要求悲剧中的主人公必须是个悲剧人物;全剧的主体戏剧冲突必须是悲剧性冲突;戏剧的悲剧性情节长度应该占据该剧的情节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要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实际显示出来的主旨。由此判定元杂剧中有21种是悲剧。
管窥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赵氏孤儿》与《菅原传授手习鉴》的对比考察
作者:于勇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古典悲剧,曾被王国维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日本江户时期的《菅原传授手习鉴》是净琉璃时代的三大杰作之一。两部经典剧作均是改编于前人的作品,但其故事情节的发展却意外的相像。然而在对古典艺术的热情虽远不及过去的当代,两部剧的名家名段依然作为经典广为传唱、深受欢迎。两剧的创作间隔虽多达400年,但正如弘法大师所吟唱的那样,“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弄汉家新”。相同的剧情、不一样的看点里潜伏着的是不同的中日两国民的悲剧审美意识。关于审美意识的考察研究理应是相当宽泛的,从东方民族的、时代的、中日两个不同民族的、作者个体的审美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悲剧的审美意识进行相关的对比考察也仅仅犹如蜻蜓点水。考察个别相似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更是管中窥豹,无论如何以本篇小论难以尽述。但是正如一个老到的心理学家可以根据喜好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一样,笔者认为通过对作为文化基干的审美意识的考察,是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不同民族的性格。通过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先行研究的调查,探求《赵氏孤儿》和《菅原传授手习鉴》两剧所折射出的中日文化以及中日两国国民性的不同。本篇论文试...
中国与印度古代戏剧中的帝王爱情生活描写管窥——以元杂剧《梧桐雨》和梵剧《沙恭达罗》为例
作者:陈晖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古希腊戏剧——特别是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悲剧关注人与命运的抗争,对爱情则少有关注,现存古希腊悲剧中虽然有关注婚姻、关注女性的剧作——例如,《阿伽门农》、《特剌喀斯少女》、《美狄亚》、《阿尔刻提斯》等,但没有以爱情描写为中心的剧作。东方的古代戏剧则很少关注人与命运的抗争,爱情与婚姻则是其重要的描写对象,古印度的梵剧是如此,中国的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也是如此。现存梵剧中描写爱情的剧作占绝大多数,《惊梦记》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作者:刘炎平编著 日期: 20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是根据《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的中国传统古典名剧-《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等十部剧作,经过“化零为整-提炼精华-重新拼凑-加工修改”等一系列再创造过程的改编,突出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以戏剧故事的形式翻译成英文,较容易被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外国读者所接受。本书的出版,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对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构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现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悲剧文化,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上页 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