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明代阁臣署理部事研究
作者:刘学宾 日期: 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史书中对于明代大臣进入内阁表述为"以某部尚书(或侍郎)兼翰林学士(或殿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其中入阁阁臣所兼的尚书都是显示地位的虚衔。但是,在明代的阁臣中,江渊、焦芳、方献夫、严嵩、徐阶、严讷、高拱、孙承宗和杨嗣昌九人,都以阁臣兼尚书并实际管理所兼任的部门。明朝在初期便形成了内阁不能干预六部事务的传统,以上阁臣在不同时期署理部事,引起了官僚集体的很大反应。关注阁臣兼管部事以及其他官员对此的反应,可以看出明代政治运行中的一些价值取向。
制度的演变与惯性:明代“尚书入阁”考论
作者:闫福新 日期: 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就与六部尚书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两者之间的制衡性是明代皇权稳固的重要基础之一,因而明代一直保持着"尚书不入阁"的惯例。但是由于正德以降政局日趋混乱以及士大夫群体改革呼声的高涨,"尚书入阁"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直到高拱与张居正改革时期的内阁形成对六部的完全压制。这种变动虽然有利于士大夫主导朝政,但是却威胁到皇权,因此万历以后再次恢复六部尚书与内阁的分权制衡,不过也形成了仅由礼部尚书(包括南京)入阁的新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并非明文法规,不具有强制性,在崇祯末年内忧外患之下便再度被打破。但总的来看,六部尚书与内阁的分权制衡是明代中央政治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阁期间的高拱与河南地方政治
作者:牛建强 日期: 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明隆庆四年二月初到六年六月中旬止,掌握内阁实际权力的高拱在这为期不长的二年半的时间内开展了涉及吏治整顿、边疆建设、地方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广泛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拱生于河南,这种天然的乡谊关系决定了他和河南地方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居阁期间,他对河南地方政治给予了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具体体现在新郑城墙的改筑、郭店驿站的添设、民兵操备的撤除、新郑归属的调整、宗藩禄米的筹措、族众奴仆的约束、地方治安的强化和抚按职事的支持等八个方面。借此不仅可以深化对高拱隆庆改革和其个人品格的认识,还可窥知当时国家和地方政权之间互动的实态。
试析隆庆初高拱的首次罢休
作者:张鑫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新时期以来,关于隆庆初年大学士高拱首次罢休的研究略显单薄,且众口一词认为是其自负刚愎的性格导致了此次罢休。事实上,当时的首辅徐阶在这一事件中暗箱操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通过"高拱不忠事"的发酵以及对胡应嘉前后不一的处理,诱使了乡党言官猛烈抨击高拱,导致高拱下台。徐阶迫使高拱下台,既是出于对首辅地位与权力的维护和垄断,也在于两人之间学术观点、执政理念、改革信念的差异。
李春芳与“俺答封贡”
作者:马静茹 日期: 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俺答封贡”是明蒙关系中的重要事件,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对抗状态,实现了双方的和平往来,从而迎来了明朝几十年边疆的稳定时期。关于俺答封贡实现的主导者,学界比较强调阁臣高拱、张居正在俺答封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李春芳作为内阁首辅在俺答封贡实现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本文拟据李春芳与边将王崇古等人的通信和有关文献,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从“癸巳大计”看明末东林党与内阁之对立
作者:陈永福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大计”引发的纷争,由于导致众多东林党核心人物被罢斥而被看做明末东林党甚至万历党争的起点。包括顾宪成、高攀龙在内的众多东林派官员都认为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不是出自万历皇帝的本意,而是王锡爵内阁擅权所致。但这其实是对王锡爵内阁的误解。由于内阁的票拟权并不固定,外廷官员就不知道处罚是出自内阁的建议还是皇帝的本意。再者,由于万历皇帝几乎不见外廷官员,内阁与皇帝沟通时经常使用的密揭又不可外泄,从而导致外廷不了解内阁与皇帝沟通的实情,内阁往往因此遭到猜疑和抨击,处境为难。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