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照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汤显祖在恩平写的两首诗
作者:吴仲华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是个正直的人,他在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闰三月,在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任上,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以抨击朝政的罪名,受到贬官广东徐闻典史的处分。汤显祖在这一年的九月,他从家乡江西临川起程,经大庾岭、韶州,十月到广州,迂道往游罗浮山,十一月从广州经新会、南恩州(今恩平县)到阳江,改由海道到徐闻。路过南恩州时,恰值是中秋节,有所感触而写出《南恩中秋》一诗:“海气层云尽,山烟远烧浮、孤臣随早晚、一饭是恩州。”第二年春天,遇赦调浙江遂昌知县,便由徐闻回乡,在经过南州时又写
《紫钗记》浅析——谈汤显祖对《霍小玉传》的改造
作者:陈宗琳 日期: 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贯穿着对封建专制的揭露和控诉,对光明世界的憧憬。即作者所说的有“讥”、有“托”。“四梦”之一的《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小说是写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在长安与霍小玉相恋,后来李益以书判拨萃,受郑县主簿,临行向小玉发誓偕老,归家后即变心易志,另娶贵族女子卢氏。小玉相思成疾,沉绵不起,侠士黄衫客激于义愤,挟持李益重入霍小玉家。霍小玉悲愤交集,痛责李益,气结而死。冤魂化作厉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终身受到猜疑与嫉妒的困扰。
一部不该淡忘的古典正剧:论汤显祖《紫钗记》
作者:朱捷 日期: 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汤显祖早期,约在明代万历五年(1577)至万历七年(1579)之间,曾和友人谢九紫等合作,把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改编为传奇剧本《紫箫记》;而过了十年之久,约在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他在经历人世社会的磨炼较深、对艺术天地的领略较切的已臻成熟的时期,在痛心、愤
汤显祖的南行诗草
作者:王离之 日期: 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去年是我国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三百六十周年。前不久,在江西南昌曾举行汤显祖剧作学术讨论会。他的剧作不但在国内广为流传,深有影响,而且还译成多种外文,在国外上演,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我国戏曲史上,能与关汉卿、王实甫相伯仲的是汤显祖。汤显祖以《牡丹亭》、《还魂记》等剧作,赢得了杰出的地位。汤显祖同时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其诗词和古文饮誉宇
汤显祖卧薪与商小玲殉戏
作者:汪文科 日期: 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据焦循的《剧说》记载,汤显祖撰写传奇《牡丹亭》时,运思独苦,有一天。突然失踪,到处寻找,发现他“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问他哭什么,他说因为填曲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句,不觉伤心。汤氏的《牡丹亭》是我国明代优秀浪漫主义的杰作,历年上演不衰,为人喜看爱读。写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死,死而复生,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出生入死的爱情。“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一灵咬住”便不肯放。这“情”确是人们真正的感情。汤氏写这个戏之所以自己也感动得卧薪痛哭,真正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剧中人物,与剧中人物同欢乐共悲伤,同呼吸
汤显祖和《牡丹亭》
作者:张秀莲 日期: 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杰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三百多年来家传户诵,人们盛赞其曲文‘妙绝一时’、‘奇丽动人’。汤显祖是江西省临川人,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年),是一位有风骨而不附权贵的人物。二十九岁时来北京应试,因拒绝首相张居正的拉拢而名落孙山。万历十一年中进士,
上页 1 2 3 ... 18 19 20 21 2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